秦信目光一凝,说道:“我曾听军中老人提起过,在很久以前,杨家军中曾有奇物辅佐战斗。
“也是因为那个奇物,军队的战斗力才那么强。
“但是,我以前并不怎么相信。
“毕竟我和我身边的将士都没有亲眼见过。
“主公竟然提起这东西,难道说,天地奇物是真的?”
杨凡点头道:“当然是真的,在这大周天下,很多诸侯级势力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奇物。
“比如,在凝丹盛宴上,平阳郡王就曾拿出照影石。
“那是一种神奇的石头,像是长着眼睛和耳朵,能够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随时复现,就如重新回到那个场景一般。”
秦信惊奇地道:“那传言是真的?天下间竟真有如此奇物!
“这么说来,之前的杨家军拥有奇物辅佐的消息应该是真的。
“但是,自我加入杨家军以来,确实没有亲眼见过。”
杨凡望向其他将领,只见他们都摇头道:
“我等也没有见过。”
这时秦信忽然道:
“主公,是真是假,只需问一问明老,自然知晓。”
是的!
明老是跟随过南疆王的老将,在杨家军已经接近百年了。
对于这件事,他必然是清楚的。
杨凡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记住不得和朝廷军起冲突。”
秦信等数位将军道:“是!”
看着他们转身离去,杨凡坐在主位上,若有所思。
杨刻的居所内,明老坐在椅子上,眉头深皱,看了杨刻好一会儿,轻轻一叹,道:
“王爷,你可知道,南疆王对你寄予厚望?”
杨刻道:“我知道的,远爷爷希望我重振杨家。”
明老道:“那你怎么就把权力轻易交给了杨凡?之前甚至还把风陵王令给了他。
“你可知道,权力一旦移交,便很难再收回来了。
“更何况,他又是如此出色的一个人,你……唉!”
杨刻笑道:“哥哥出色,难道不好么?
“明爷爷,有句话说得好,慈不掌兵!”
明老盯着他看了看,面色肃然道:
“王爷,有件事,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杨凡,他不是杨家子弟,他不过是南疆王当年一名家奴的后裔!”
杨刻道:“明爷爷,我也看过家谱的,我……我自然知晓。”
明老皱眉道:“按理说,我不该说这话。
“但我还是忍不住,请王爷恕罪。
“王爷……你这么做,对不起杨家的列祖列宗啊!”
杨刻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看着他道:
“明爷爷,你觉得哥哥可有机会平定天下?”
明老迟疑了下,道:“自然是有。”
杨刻道:“若是把军队交给我呢?若是把他的杨家子弟身份剥夺了呢?”
明老道:“那他起步会难很多。
“现在不好说,但要是在贾川没死之前,他没有这层身份,他大概率只能成为江湖第四散修。
“可是!王爷,论武道天赋,你也许只稍稍逊色于他,论聪明才智,你也是天资聪颖。
“若是等你成长起来,杨家军交到你的手上,杨家便可重振辉煌啊!”
说到最后,明老激动地站了起来,看着杨刻,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杨刻小脸上十分平静,明明还不足九岁,却已显得像个大人一般,拉住明老,扶他坐下,然后轻声但坚定地道:
“明老,杨家的面子重要,还是天下重要?
“若得南疆能平息,若得天下能止戈,就算杨家从此不为世人所知,又如何?
“点滴虚名,怎比得天下众生!”
明老闻言,怔然看着他,看了许久,长长一叹,道:
“你跟你父王真像。”
南疆王打下杨家基业,风陵郡王用二十年的时间,让杨家名声更进一步,为百姓所赞颂,是因为他以仁治郡县,与此同时,治军却严,军风极正。
如此爱惜百姓、同时却又拥有强大武力的郡王,随着长年累月地守卫南疆,功劳一点点积攒,到后来,自然是名声大噪。
杨刻听了,只是微微一笑。
明老轻深吸一口气,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
“王爷,你真的要认他为主公?把杨家彻底交到他手上?”
杨刻还没来得及答话,明老又接着道:
“你可要想清楚,杨家不止有外面那数千兵马。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
“原本我应该等你成年后再和你说,但既然你有如此想法,我唯有提前说了。
“南疆王这些年虽然在小林县静心闭关,但我等几个老将却是暗中培养了一批精兵。
“这些年兵荒马乱,流民极多。
“我等从流民中选出资质上佳的孩童,从小培养,对杨家绝对忠诚。
“这批人,人数有三千,其中最低修为,都是练力境上层!并且暗地里经过多次战场实战,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这是你远爷爷为你留下的真正倚仗,是复兴杨家的最后希望!”
杨刻闻言,目光一凝,震惊道:“三千核心精兵!”
他没想到,远天下竟然给他留下了这么珍贵的礼物。
为了杨家不衰败,远天下真是煞费苦心。
不过。
杨刻只是惊叹了下,便再度摇了摇头,道:
“明爷爷,我意已决,您说再多,我也是这么说。”
明老沉默良久,叹道:
“既然如此,我便得开始安排了。
“说实话,杨凡之天资,千年难得一遇,刨除他的身份,认他当主公,是极好的。
“王爷,那老夫便告辞了。
“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就算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杨刻道:“我绝不会后悔。”
明老点点头,起身走了出去,然后慢慢走到前面的会客大厅。
看见大厅内只有杨凡一人,他走进去,拜道:
“老将明杰,拜见主公!”
杨凡连忙下去将他扶起:“明老何须如此啊!快快请起!”
明老站起身,恭敬地道:
“老将有一事禀告主公。”
杨凡道:“请讲。”
明老目光炯炯,说道:
“南疆之乱,实则源于南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