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亦奏道:“伏睹唐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群臣会议,言隋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唐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刘文静又奏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隋室已传三十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杨侑孤傲的大袖一甩,说道:“朕有些乏了,今日暂且散朝!”
裴寂、刘文静二人相视而笑,也不勉强,姑且退朝。
次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武士彟(yue,一声)自告奋勇,携剑入后宫,强行请杨侑上朝。
他为李渊心腹,极力支持李渊登基,又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同时,也是武则天的父亲。
裴寂又奏道:“陛下可按照臣等昨日所议,免遭大祸。”
杨侑冷漠的说道:“尔等皆食大隋之禄,亦多功臣子孙,岂能忍心做出此等不臣之事?”
裴寂接着说道:“陛下倘若不进忠言,恐怕会旦夕间祸起萧墙,到那时,就莫怪臣等不忠啦!”
杨侑冷笑问道:“呵呵,谁敢弑朕?”
裴寂厉声说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是无福之君,故而招致四方大乱!若不是唐王在朝相保,欲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如当真不知进退,莫不是想让令天下人共伐之?”
杨侑冷哼一声,再次拂袖而起,裴寂用目光示意武士彟。
武士彟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厉声问道:“允与不允,还请陛下速速道来!”
杨侑推开他,冷笑道:“尔等乱贼,想图富贵,共造逆谋,苍天必不相佑!也罢,朕就将天下禅于唐王!”
武士彟听后,才将宝剑归鞘,不然杨侑怕是要殒命殿前。
裴寂此时笑道:“唐王定不会慢待陛下。陛下可速速降诏,以安众臣之心。”
杨侑让尚书台起草禅国之诏,令刘文静捧玺执诏,引百官直至唐王府献纳。
李渊听完后旨意,欲受其诏。
李世民又阻止道:“父王暂且不可!虽诏玺已经送到,父王也要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人之诽谤。”
刘文静也进言道:“可让杨侑筑起一坛,名叫‘受禅坛’。选择吉日良辰,集合大小公卿全都到坛下,令其亲捧玺绶,禅让天下于唐王,便可释群疑,而绝众人之口。”
李渊听后深以为然,便令李世民作表,自称德薄,请另外寻求大贤以嗣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