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军议已毕,阚棱、李大亮二将并行回寨,忽然李大亮猛然转身,迈大步欲回中军大帐。
阚棱一把就拽住了,问道:“不准去!”
“老哥哥放开,我非要问个明白!”李大亮挣开阚棱,继续走。
阚棱无奈,只能跟着。
进了军中大帐,李大亮便问道:
“元帅,如今带甲四万,数千里奔来,不下令攻打城池,却让将士们久居泥泞之中,又放纵贼众樵牧。
末将实在不知元帅此乃何意?”
韦沣前两日就看李大亮不耐烦了,笑道:“哈哈,叔父厮杀疆场多年,怎地不知兵法呢?”
还真别说,韦沣问了句废话。老虎这名号是怎么来的?李大亮懂兵法,那还了得吗?
李大亮正要反驳,却被阚棱捂住了嘴。
阚棱急忙圆场笑道:“世子一语中的,老虎岂知甚地兵法,还请世子教教他!”
韦沣毕竟年幼,对于天节府的将领了解不深。
可见阚棱这么说了,便言道:“如今贼部兵多,我部兵少,而贼饥我饱,为何要去全力攻城?
理应当放任他们逃走,然后再乘机攻之。
我放出一条生路,不断绝其樵牧,意在让敌兵四散奔逃。”
李大亮遂不懂什么兵法,但给他说清楚了,还是很服气。
听了韦沣此言,李大亮解下腰间佩剑,往帅案上一放,跪倒在地:“末将冲撞大元帅,愿领军法!还请元帅成全!”
韦沣急忙下了帅案,搀扶起李大亮笑道:
“叔父这是何意?是想让小侄背上害贤的骂名?快快请起,当真是折煞小侄了。”
阚棱见李大亮又发倔驴脾气,抬脚一踹:“还不起来,你还想刁难世子不成?”
李大亮这才起身,内心对韦沣的印象又改变不少。
此事过后,韦沣便派遣人到洛阳催粮。
大唐都城,长安
大唐贞观帝李世民设朝,群臣中闪出封伦封德彝,奏报道:
“启禀陛下,近日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征伐辽东各部人马疲劳,且朝廷损耗巨大……
臣以为陛下可速召回平驱王世子,暂且罢兵,乃为上策。”
这封德彝,便是李承乾忠实的拥护者。
只因其爱财如命,也最好拉拢。他上表让韦沣撤兵,意图也很明显。
若韦沣平定辽东,班师回朝,可是大功一件。
朝中必定会有大量文武会倒向李泰,这对李承乾是极为不利的。
李世民若不是念在封德彝是两朝元老,绝不会委以重任。
而这封德彝吧,也确有才干。
他治理户部很有一手,所以这才是不罢黜他的真正原因。
也不是说,朝中就无人,如户部侍郎郑龙吟,那只比封德彝逊色一分,重用郑龙吟也是无伤大雅的。
可封德彝除了贪,并无其他缺点,说白了,李世民是懒得动他。
另外,没有证据,就没有理由动他。
可单论有钱,有一人,可比他封伦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