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韬世这才说道:“遵旨。”
待众人散去,昆明池岸边只有李世民、李承乾、韦韬世三人。
李世民拿出一道奏章递给李承乾道:“看看吧,这是阴弘智参你密谋的奏章。”
韦韬世听了之后,也是很诧异,原来李世民早就知道了,只是在自己面前装的像个局外人。
李世民看了看韦韬世说道:“你也不要惊讶,他阴弘智可不在天策府当值,更不是隐元密探。
说到此处,不得不提你天节府与闇月司,这天策府与隐元卫与之一比,可是差之千里呀!”
韦韬世躬身道:“陛下谬赞,天节、天策、闇月、隐元都是为陛下做事,自然不必评其高下。”
李世民摇摇头,接着说道:“如今这天策府内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受过太子的恩惠,长安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无动于衷。御弟说说,是何缘由呐?”
韦韬世显然知道,但也要顺着李世民的话说:“臣愚昧,不知内中情由。”
李世民这才说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么浅显的道理你堂堂平驱王岂会不知?”
韦韬世沉默不语,只是躬身退到一侧。
很显然,李佑、李承乾都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是太子李泰。
李承乾若是成功,不管是逼宫、还是杀死李世民,李泰都可以名正言顺的除去李承乾,那一切的一切便成全了李泰。
毕竟李世民的身子骨硬朗,在做个几十年的皇帝绰绰有余,李泰能等吗?就算李泰能等,东宫一派的潜龙辅臣可等不了。
堂堂九天之一的中极神霄中天君李元景统领隐元会多年,虽然比不上韦韬世手下的情报机构,但也是稍有逊色。
李泰的一举一动尽在李元景的掌握之中。
李世民也明白,让韦韬世说出李泰的意图,那是强人所难。毕竟李泰能被立为太子,跟韦韬世当年所说的话有直接关系。
现在李泰也有不臣之心了,韦韬世自然难以启齿。
李世民望向捏着奏章怅然若失的李承乾,叹了一口气。
又道:“朕知道,这一切不过是阴弘智拙劣的把戏,意在让李家人自相残杀,好解他心头之恨。
唉,毕竟是夷了三族,谁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朕万万没想到,李佑也就罢了,你李承乾也看不出来吗?你舅父长孙无忌如何?不是早早的就告病辞朝,闭门谢客了?
这何尝不是对你的一种提醒?你为何不想想呢?”
其实,李世民发现李泰的时间比李承乾早,当时已然有了废黜李泰的念头。
可万没想到,紧接着李承乾就也陷入了权力欲望的旋涡。
不得不说,在这一场夺嫡之争当中,他李世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饱受了心理上的摧残。
李世民眼中含泪望着李承乾说道:“虎毒不食子!朕虽是皇帝,但也是父亲。明日你便去黔州从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