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话是拦路虎。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宫毗罗,说出这一番话,要为李靖报仇,自然是大义凛然,任谁也不会怀疑。
刘树义听闻宫毗罗一席话,心中才明白了宫毗罗如此厚待自己是为了什么。
一旦绊倒韦韬世,那血诏之上的人,便是从龙之功,大唐栋梁。自然是高官厚禄,封候拜将,福泽子孙后代。
刘树义彻底放心了,紧握宫毗罗的手,说道:“大掌柜请放心,血诏如今在封德彝之子封言道手中,他日小子定然为大掌柜引荐。”
宫毗罗心中大惊,这血诏一旦到手,交给韦韬世,那长安城中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了。
但宫毗罗心系韦韬世,绝不会背叛与他。此番能探得血诏的虚实,就是最大的收获。
宫毗罗朝刘树义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有鲁国公了。哦,大事既定,那在下就不再叨扰国公爷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在下这就告辞了。”
刘树义言道:“小子送大掌柜。”
将宫毗罗送走,刘树义大喜过望,心中宛若打翻了蜜罐子一般。
这宫毗罗加入血诏盟,可谓抗韦党一大臂助,绊倒韦韬世的机会也是大大提高。
更美的是,美人近在眼前,又有“仙药”相辅。当真是尽善尽美。
刘树义垂涎三尺,即刻抱住了白兰儿,白兰儿娇羞一笑:“呵呵,国公爷莫要心急,应当先行散为妙。”
“嗯,嗯嗯,行散,行散。”刘树义迫不及待的点头,犹如小鸡啄米。
就这样,刘树义彻底被控制住了,他打算住在陶然楼内,不再出去了。
刘树义醉生梦死,飘飘欲仙,无法自拔。
翌日,管家前来告知与封言道有约。
刘树义正在服散,方才闭目养神入定而去,却被打扰。
他眼都不睁,嗤之以鼻的说道:“哼,什么大唐社稷,什么剿灭韦贼,这些皆为凡尘俗事。本公已然看破了世俗,迟早羽化登仙,快快退下吧!”
从此,刘树义便沉沦其中,连女色都不碰了,一心一意的踏上了修仙之路。
刘树义一日行散十次,不消半个月,便一命呜呼,真的“羽化登仙”了。
这一日,韦韬世带着李明达来到陶然楼对面的铺子,在铺子前布置了小宴。
韦韬世笑了笑,对李明达说道:“三公主,今日请你前来,了解你心中一结。”
“哦?难道是刘树义……”李明达抬眼望着陶然楼。
话音未落,陶然楼内抬出一具尸体,李明达心中一凛,三步并作两步,近前观瞧,确认是刘树义无误。
睚眦必报的晋阳公主回到韦韬世面前,一拱手,说道:“王叔果然好计谋!替兕儿这口气也出了,便告辞了。”
而后李明达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陶然楼外,韦韬世自斟自饮许久,好久没有这么清静了。饮酒之时,他时而皱眉,时而微笑。他在想着重生以来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