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内没有回答,空旷的院落里只有他自己的回声。
驿卒纳闷地四下扫视了一遍。
他的心抽紧了,碉楼上没有守驿军士的身姿、院子里失去了替马驿卒的影子,平日里禁卫森严的绥远驿,此时竟然驿门大开。
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正房,现在却门户紧闭。
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抽出腰间的横刀。
“吱嘎”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驿卒猛然回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驿站大门竟在没有人操纵之下缓缓地关闭了。
驿卒倒抽一口凉气,猛地一提马缰,驿马长嘶着向大门冲去。
须臾间,数十名黑衣人鬼魅一般从房后闪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驿卒厉声狂叫,舞动掌中横刀,拦在前面的几名黑衣人登时惨叫着飞了出去。
大门仅剩下一人一马的缝隙,驿卒情急拼命,狂鞭坐骑向大门直冲而来。
“咔嚓”一声巨响,伴随着驿马的悲嘶,大门将马死死地夹住。
驿卒大吼着纵身一跃,竟从马头前翻了出去,身体重重地落在驿站的大门外。
他跳起身拼命向山坳里跑去。
身后,驿站大门轰鸣着打开了,一众黑衣人冲出大门追杀而来……
宏伟的长安城,雉堞连云,街市宽阔,建筑雄奇。
城中一百单八坊,坊与坊之间有街道纵横相贯,买卖铺户,茶楼酒店,乐坊瓦肆,鳞次栉比,户盈罗绮。
诚可谓,大唐风华,贞观盛世!
长安城中最显眼的地方自然是贞观大帝李世民所居住的太极宫了,覆压数十里,威严端庄。
皇宫内,宽阔的宫道两侧站满了卫士,一名黄门侍郎高举军报在宫道上飞奔着,转眼来到殿上。
李世民接过军报,打开一看,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合上奏折,放在一旁,抬起头,目光转向丹墀之下。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子李治,之后便是长孙无忌、李积,秦琼,尉迟恭……
终于,目光停留在一张熟悉的脸颊上。
那锐利而又不失温和的目光、胸前飘散着的五柳长髯,正是大唐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梁国公房乔房玄龄。
房玄龄的脸上带着笑意,缓步出班,轻声道:“陛下,看来前方又有捷报。”
李世民微笑道:“所谓,虎父无犬子!想当年,李靖生擒突厥颉利可汗,今番其子李德奖再次出征对峙阿史那贺逻鹘。
父对父,子对子,这,就是天数!
李德奖在军报中说,已经借道突厥,顺利绕行到阿史那贺逻鹘主力的后方。”
房玄龄一愣,狐疑地“哦”了一声。
李世民点点头,神采飞扬地道:“自从战役开始以来,我军连战连捷!
而今,郭孝恪已从正面将阿史那贺逻鹘所率的主力逼入大青山,只待李德奖的这支奇兵绕到其背后,便可东西夹击,大破敌军!”
房玄龄问道:“大青山?”
李世民道:“正是。玄龄呐,你此番举荐罗御弟,他果然不辱使命!成功劝服阿史那泥孰借道,可说是有大功于朝啊,朕已下旨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