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轻轻叹了口气道:“也罢,此事就交由御弟全权处置吧。”
韦韬世躬身道:“是。”
李世民道:“御弟呐,近日又逢边陲换防之际,戍边的正是你的天节府。
大统军尉迟恭屡传军报,说突厥骑兵进犯关河,烧杀剽掠,极其猖獗……此事令朕甚为忧心……”
韦韬世点点头:“臣弟看到了中书省的行文。
陛下,这恐怕又是突厥国内的好战贵族在兴风作浪。陛下还记得,数年前在幽州突利部谋刺泥孰之事吗?”
李世民:“当然记得,阿史那什钵苾不是已经被处死了吗?”
韦韬世长叹一声道:“而今,他的弟弟阿史那欲谷深得好战贵族们的拥戴,在突厥国内几有与泥孰可汗分庭抗礼之势。”
李世民双眉一皱:“哦,有这等事?”
韦韬世点头称是:“所幸的是,突厥的精锐虎师拥戴泥孰,这才致使欲谷等人不敢妄动。”
李世民道:“御弟,这些你是从何处得知?”
韦韬世赶忙躬身道:“陛下,恕臣妄僭,臣与泥孰常有书信往来。”
李世民笑了笑,摆摆手道:“罢了,朕知道,你与他是结义兄弟。当然了,你这么做,也是为朝廷、为社稷。”
韦韬世躬身拱手道:“谢陛下信赖。”
李世民:“目前的情势,是战是和,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韦韬世道:“用兵八荒之外,已违圣人之训,再加上战资耗费,轮输转运,势必自虚国库。
一旦遭遇天灾,则国本动摇,必无宁日矣。以臣之见,和为上策。”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与朕所想甚合!
韬世,两个月后便是是泥孰的诞辰,朕欲择一宗室女赐予泥孰为妻,派使团护送之突厥。
一来为赐婚祝寿,二来以和亲为纽带巩固两国盟好之约。”
韦韬世笑道:“陛下雄才大略,臣钦敬之至!
只要和亲一成,我大唐与突厥便成姻好,那些好战贵族就是想战,也不敢说出口了。”
李世民道:“数日前,朕已命殿中省画旨下达诸王公宗室家,看看谁愿意献女辅国。”
韦韬世:“陛下,前赴突厥道阻且长,途多凶险,护送公主责之大矣,故出使之人要斟而酌之。”
李世民:“是啊,朕正在考虑此事。韬世,你有合适的人选举荐吗?”
韦韬世略一沉吟道:“臣倒是想起一人……”
“哦,何人?”
韦韬世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犬子缙云!
缙云年少时便游侠天下,且精通突厥语言,与泥孰之交情颇深,再加上他熟谙边事,武艺高强,堪当此任。”
李世民双眉一舒,点头赞同:“嗯,朕倒是把这小子给忘记了。”
韦韬世道:“绛州刺史裴延休曾任凉州司马,对突厥及边事也都非常熟悉,可为缙云之副。”
李世民回身踱了几步:“嗯,让朕考虑考虑。”
韦韬世微笑道:“陛下,说起诞辰,陛下的千秋圣诞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