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一挥,“无碍,大丈夫不拘小节。少夫人心怀天下乃是我大邑不可多得的奇才,风骨在其内不在其形,不就字写得丑了些,算不得什么。”
叶知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没再阻拦。不过心里却暗暗发誓,以后自己一定要好好练字,给学堂学子们一个好的榜样。
第一题以叶知秋获胜告终,接下来是第二题。
看着宣纸上的题目时,叶知秋脑瓜子当即就给宕机了。
题目大致意思是说需论述以下三点,并结合大邑当前国情说出自己的见解。
1: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清明,止于至善。
3: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叶知秋看完题目,脑袋一头雾水。
抬头看向对面的宇文祈,只见对方朝自己轻松一笑,而后挥笔在纸上开始认真作答起来。
叶知秋来自新代,对古文不甚了解,饶是以前接触了许多考古的东西,但要在短时间内结合国情写出相对应的见解并非易事。
她绞尽脑汁,先是将题目理了理,用自己熟悉的新代文字在脑子给翻译了一遍,而后结合她所涉猎到的有关知识开始作答。
“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这段话的原意是: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易后回家,各自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这大概取象于《噬嗑》卦。这段话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炎帝神农氏,始作集市,首创贸易。这可谓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市场贸易活动。孔颖达《正义》云:“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象物噬啮乃得通也。”日中时设立集市,聚集四方货物,进行以物易物,这是社会分工出现后所产生的贸易活动。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也畅志着私有制的开始。在经历了捕鱼狩猎、耕种农物,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阶段之后,先民们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耿氏南仲曰:“有菽粟者或不足乎禽鱼,有禽鱼者或不足乎菽粟,罄者无所取,积者无所散,则利不布、养不均矣,于是日中为市焉。”“日中”者,万物相见之时也。万物相见之时,人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明媚开朗、跃跃欲试,摩肩接踵、左顾右盼,在集市上...”
时间一分分过去,就在她写到一半时,只听宇文祈那边已经敲响了铜鼓。
笔落,铜鼓响,也就是说宇文祈已经作答完毕。
叶知秋投去不可置信的表情,正好迎上宇文祈的目光,他嘴角轻轻扯出一抹得意的笑意,似对她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大邑几百上千年章程的嘲讽与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