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像晨辰那样吗?”朋友问女孩。
“对啊,像他那样又可以研究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学着其他自己喜欢的预言,这种状态就很好。”女孩很是同意。
“感觉他很与世隔绝啊,完全不在乎评职称什么的,心里就只有自己喜欢的语言,多好。”女孩很欣赏晨辰。
其实人都是自恋的。欣赏一个人,很大原因是这个人和自己有很多的相同点。
而羡慕一个人,很大原因是这个人能做到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晨辰负责女孩所在班级的综合英语还有语言学。
在女孩看来,老师是一个很与世无争的人,不在乎那些所谓的人际关系,不在乎自己到底发了多少论文,能不能评上多么高的职称。
老师在乎的,只有自己的语言学而已。
女孩有个舍友,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是也是被这个老师教。
女孩的舍友属于那种喜欢亲近老师的人。而亲近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想和老师打好关系后,万一老师有个什么活动可以叫上自己,这样自己还可以混个发展分。
女孩的这个舍友,在学院导员和老师那里,混得不要太好。
不仅如此,还经常想着认识更多的人,带着自己参加不同的活动。哪怕自己对这个活动什么都不懂,哪怕自己一点都不了解这个活动的内容,为这个活动没出过一份力,但是那又怎样呢?
人家关心的,只是到最后,这个活动算成果时,有没有带上自己的名字,会不会给自己加上点发展分,给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女孩很不喜欢这个舍友这样。
在女孩看来,舍友长得也很漂亮,学习成绩也很好。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夺得奖学金,去留住保研的资格。
女孩也感觉舍友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很有自己的计划性,很有自己的目的性,会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付出很大的努力。
可能在舍友自己眼中,为了达到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常规操作,所有的方法都可以接受。
但女孩不这么想,女孩就感觉,这是一种极其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女孩男朋友是数学学院的,从男友那里知道了数学建模这个东西,还知道男友和男友的朋友马月,当时都加入了学校的数学建模协会。
他们经常会有一些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哪怕是没有实际参与,主要挂上名,在最后算发展份的时候,能算不少。
女孩有一次在宿舍提到了马月参加了一个数学建模比赛的事。
旁边的这个舍友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本来在旁边一言不发,突然来了精神,用恳求的语气问女孩:“你可以给我一下你说的那个同学的联系方式吗?”
女孩当然很反感这种行为,心里虽然知道舍友在打什么主意,但还是谨慎且抗拒得问了一句,“你要他联系方式干嘛?”
“哎呀,没什么。”舍友在对女孩撒娇,但是在女孩眼中,看起来极其做作虚伪,令人恶心。
“就是想要是有什么活动,大家可以一起参加,如果有什么需要的,我可以帮忙。”舍友还是那种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