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集体生活,想说素质是吗?”女孩又喝了口饮料,知道这个人想要吵架,但是女孩注重的是怼人时候的风度。
“是谁每天早上大家还都睡着的时候,穿着她那个小拖鞋,提拉提拉个不停。然后再咣咣当当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女孩看着小文,瞪着小文,但是嘴上却是笑着。
“自己晚上有事噼里啪啦敲键盘,或者跟别人大声笑着打电话,有人说过你吗?”
女孩问小文,“你可真有素质呀,还跟我谈素质。”
“你每次都是公放,你问问真真,她绝不觉得打扰到了她!”
小文的语气很是激动,举出自己上铺的例子来,搞得就好像自己很为别人考虑一样。
但女孩知道,人在吵架的时候,只有自己想不出来话,觉得自己有理,才会展开自己的圣母模式,搬出别人的例子来。
“哪次不是我们都在开心得听音乐,你一回来我们就得关掉,搞得整个宿舍尴尬得不得了。”
女孩依然不紧不慢得吃饭,完全不在乎小文脸色的变化。
“然后你自己一个人想听的时候,就又要找我放,你也不问问别人想不想听吗?”
女孩说的是大家一起听音乐的事。
女孩有个蓝牙的小音响,有时候大家突然情绪很嗨的时候,就会专门列个列表出来,大家一起用小音响在宿舍听歌。
然后每次,都会被小文的归来打断。
后来小文知道后,也会自己说想要听歌什么的,但是她说的时候,宿舍没有人表示同意。
“你别说了,我不想跟你吵。”小文往床上一趟,不耐烦了说了这句话。
“是你先起的头好吗?这么,现在又不想说了?”女孩问。
看小文不说话,女孩冷笑了一下,“早就看你不爽了,你要是想吵就继续吵,别给我装。”
“真得好烦啊,好想赶紧毕业啊!”小文用被子捂着脸,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也想赶紧毕业呢,赶紧毕业你赶紧走吧,实在不想和你住一起了。”
女孩“哼”得笑了一下,继续吃着自己的饭。
小文就继续把自己捂在被子里,过了一会儿,女孩就听到小文穿起鞋子,摔门出去的声音。
想都不用想,小文肯定是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了。
一个根本不会保守朋友之间对话的“好朋友”。
因为女孩已经不止一次得听过小文说别人的坏话,对别人的不满,都是从她这位“好朋友”那里听来的。
虽然自己的心理状态已经够可怜了,没什么资格去对别人评论多少。
但有时候,女孩都会觉得小文有点可怜。
连自己以为的最好的朋友,都不是和自己站在一边的。
连自己以为的最好的朋友,都根本不会给自己保守什么秘密。
那这还能算朋友吗?这还不够可怜吗?
什么才是“朋友”呢?
女孩有时候也会和朋友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除了有共同的三观外,共同的喜好外,什么才能叫朋友呢?
“我觉得至少是你拿真心对我,我也会以我全部的真心对你。”女孩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我会想着你的好,想着对你好。”小琪接着说。
“还有单纯吧。”小苏接着说,“是我想真正对你好,而不是说我是有求于你才对你好。”
“对,不能夹杂利益诉求。”
“一旦有了利益诉求,就变味儿了,不像是朋友,像是在交易。”
“也有人就专门找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方便的啊,那种还能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