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当时还不解,还觉得是女人的情绪太消极,还会不耐烦得“指责”女人的想法。
“你这也太消极了,想得也太不现实了吧,没事不要想那么多了,没必要,还会让自己越想越难受。”
可此时,女孩却有了和女人一样的想法,那个在之前被自己以为是“消极的”、“不可能的”的想法,现在居然变成了女孩终极的理想状态。
“唉,你年纪轻轻的干嘛要有这种想法。”当听到女孩说完自己的设想后,女人却不是那么满意。
明明那么想让女孩听自己的话,可是当女孩的理想,和自己“重合”了时,女人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有些呆滞,完全不知道要作何反应。
“嗯?怎么不行了,你不是还天天跟我说这个吗?”女还不了解,为什么自己已经和母亲想得一模一样了,母亲还不满意。
“我这是老年人有这种想法倒还挺正常的。”女人说,“我想的是你完全稳定下来,用不着我的话,那时候我年纪也大了,去深山老林里面,还不给你添负担,我自己还可以清闲一些,没有什么烦恼。”
“可是你不一样啊,你还年轻。”接着,女人叹了口气,“这也可能是怪我了,怪我天天跟你说这些话,让你有这种和我一样消极的思想。”
“没啊。”此时的女孩真得好像是看淡了一切世俗的模样,“我不觉得你说的消极啊。”
“要是以前吧,我还会觉得是不是太悲观了点,可现在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啊,我觉得这种状态也挺好了,自己没有什么压力,做的还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说这些话时,女孩的语气,非常平静,是在用一种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对女人说着自己内心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想法。
“我感觉我本来挺浮躁的一个人,现在只有听到这些音乐,我才能稍微冷静下来,我才能感觉到,原来可以慢慢去做一些事情。”
女孩继续对女人说着,就像是在通过讲述自身经历的方式,来给女人传教。
“你可以听听这些音乐冷静一下,调节一下心情,但是出家、隐居什么的,我劝你三思。”
在母女的对话中,女人总是那么“博学”、那么“无所不能”。
自己总是考虑得最前面的那个,自己也是懂得最多的那个,自己也是最有权力决定砍不砍掉女孩“理想状态”的那个。
“反正我现在就是这么想的。”但女孩,已经开始习惯不对女人的这些“特权”产生恐惧,反倒是一直在无视这些“特权”。
无视女人跟自己说的那些和自身想法完全相反的话。
“你现在是这么想的,就代表你以后也会吗?”女人有些不耐烦了,“你难道要把大好青春都过在寺庙里吗?”
“那到时候的事儿,到时候再说呗,我现在想这么多干嘛?反正我现在的想法已经确定下来了。”
女孩依然满脸的不开心和不屑,只想赶紧结束这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