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的新,同样也是问题所在,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现有市场之中我们所能够购买到的各式各样的产品,都是经过了市场和时间的检验的产品,新产品新概念,尤其是超导技术带来的全新的特性,新的产品出现本身就很难。
常温超导技术的应用有两大方向,一个是概念产品现实化,一个是现实产品超导化。现实产品超导化是每个公司在超导时代下进行的第一步,至于概念产品现实化,就需要进行更多的研发和探索。
幕后科技的绝对领先就领先在自己已经走过了第一步,开始进行概念产品现实化的步骤。概念产品现实化,其实也就是在常温超导技术的基础上,整更多的花样,无论是新的概念还是旧有的概念,通过常温超导的特性去实现。
第二点原因是因为幕后科技需要去立一个牌坊,或者说是需要给民众这样的一个印象:幕后科技会给大家带来美好的生活。
魏来希望人们对科技的感受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虽然现实就是如此,可魏来希望人们将幕后科技,或者说新的科技的出现看作是“有温度的科技”。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难理解,2032年的失业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幕后科技每一次新品的推出都是轰动性的,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其实幕后科技一路走来真正有所危机的事件一次是baby时期的“希望”失控事件,另外就是2032年的失业浪潮。
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在现在看来,当时魏来交出了自己手中的科技以求自保,其实对于国家来说,以幕后科技当时的体量,保下来幕后科技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是像幕后科技如今的体量,那么在诡谲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幕后科技被瓜分是注定的结局。(404警告)
核心问题在于不是因为幕后科技的体量大小决定幕后科技的存续,而是威胁度决定。第一次的危机相关是和自然环境相关,是整个人类生存空间的问题,而第二次的问题则是人们工作的丢失并且发生在华夏境内,国际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
失业浪潮的出现,虽然幕后科技只是引爆了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是作为主力输出的幕后科技对民众造成的伤害同样不小,只不过民众能够理解罢了,而且只从工作丢失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个致命,一个受伤,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不过大众的忍耐力同样有限,民众的愤怒幕后科技同样承受不起,至少在民众好感度这一选项上,幕后科技打算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让民众更加愿意接纳和接受科技所带来的痛楚。科技是冷冰冰的事实,对于现阶段来说,科技就是冰冷无情的机械即将占据绝对的主流。
“有温度的科技”不代表就要搞温情那一套,魏来的策略,是让人们直面科技的危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