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山看着王朗,看他不再向前,一位被自己说动,于是温声道:“王大人,这明显就是有心人精心布下的一个局,我们都是见惯了风雨的,又岂能这般轻易地就中了敌人的离间计,反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当务之急,是你我齐心,和在座的豪杰侠士们联合起来,然后去寻找依依。”
王元不置可否,又向前跨了一步。
一步过后,两人相聚已不过一丈。一丈,已可以杀人。
梁平山眉头忽然紧皱,大喝道:“王朗,你不要太过分!”
定国公梁平山出身书香门第,家族中人世代为官,而且都是治国安民的大官,因此梁平山从小家教极好,年轻时候是个温文尔雅的君子,现在老了,心性脾气愈发和气,这些年来已很少与人红脸,更不曾说过一句脏话。平常与人交谈,也极少直呼别人姓名,这时连名带姓叫出王朗两个字来,显而易见是已经动了真怒。
但王朗却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依旧我行我素地向着梁平山一步步走去。
王朗是大周的兵部侍郎,在大周实权也比较大。大周六部之中,只有一位尚书,那就是六部尚书白居敬白大人,其余六部都没有设置尚书,只有侍郎一职。
所以王朗这位兵部侍郎,在大周拥有着极大的权力。他不仅可以调动天下的兵力,还掌管着和全国军事活动有关的各种事项,诸如武官选任、军事器械的制造、马匹的购买以及军令的拟定和兵籍的记录等等。
王朗久居高位,身上自然而然有一种上位者无法言说的气息,再加上他长期与大周各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士兵接触,身上也多了一丝丝杀伐之气。
尤其是王朗这个位高权重的兵部侍郎,在春秋国战中也曾放下身段,亲自带兵出征,倒让天下人都着实吃了一惊。
本来人们都以为王朗平常主要负责兵马调动和军械战马之类的事情,对于战场厮杀并不擅长。却没想到,在整个春秋国战当中,王朗手持一把一百零八斤重的巨剑,每有战事,必做冲锋陷阵的第一人,一把巨剑风驰电掣,总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方大将一剑砍头,真正实现了“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名将风采,在硝烟遍地,人命比萝卜还不值钱的战场上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若不是朝廷兵部实在离不开王朗这位中流砥柱,说不得王朗便要成为与大周十二将军一样的成名大将了。
所以眼看着这位从战场上走出来的满身煞气的兵部侍郎一步步向自己走来,定国公梁平山的面色终于不再淡定,他神色严肃地看着王朗,认真说道:“王朗,你果真要在今天闹事吗?”
王朗不说话,只是一步步向前行去。
他身后的那位刀客也沉默着跟了上去。
梁平山的瞳孔终于猛的收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