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全部按照本宫说的来做!”
“贺大匠,本宫真是怀疑,你是有真本事的人,还是个外强中干的水货,如果你不行的话,本宫会向天后说明,让少府监来承接!”
任何还是没完成。
李贤初步判断,估计要等自己真正演示一遍细盐的熬制,任务才能完成。
听到李贤要将细盐熬制的法子,交给少府监,贺明全顿时慌了。
盐关系天下苍生啊,谁掌握了细盐的熬制,其中的好处是无法想象的。
如今这到了嘴边的鸭子,怎么可能让那个他飞走了?
不然这事情,也没法跟天后交代啊。
知道李贤想要什么,贺明全就好办事了。
按照李贤的要救,将需要的东西都找了回来,不过这一千斤粗盐,的确有些难办。
如果早几天的话,将作监的确还有如此数量的粗盐。
不因为先皇太子猝死,下葬的时候,从他们这边调走了所有的粗盐,现在将作监只留下少量的粗盐,自己食用。
没有盐的话,那就只能去外面采买了啊。
“所有人,统统去外面,将能看到的粗盐,全部都买回来!”
于是,将作监几百号人全部出动,上街,只为了一件事情:卖盐!
顿时,半个长安都沸腾了。
所有的人都疑问,将作监为什么要买盐?
很快,消息灵通的人就打听到了怎么回事。
“窝草!你们还不知道吧,其实这消息,早就在西市传开了,太子殿下发明了细盐提炼熬制的办法,要传给将作监,那些人出来买粗盐,就是为了学***的制细盐之法啊!”
“细盐?那可是官家皇族的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啊,我们平民百姓,平时有点粗盐国过日子就不错了!”
“可不是,现在西市那边都已经传开了,只要太子的细盐推广开来,日后我大唐的百姓,人人都能吃得起细盐了啊!”
什么从西市传播开来的。
这消息,就是从将作监的人传出来的,他们收了钱,又怕惹上事,所以随便编了个理由。
要找官府的人打听消息,讲道理终究是不能的,讲人情也不能维系太久,最好的办法,是用钱开路。
当然,打听消息的人也懂规矩,别人将消息告诉你了,怎么保护传出消息的人,也需有些思考。
要是贺明全知道,自己派人出去买个盐,就将半个长安搅得沸沸扬扬,估计他要哭晕在厕所。
要是李贤知道,贺明全派人出去买个盐,自己“一心为民”的形象瞬间被传播开来,他估计也要哭晕在厕所。
现在的李贤,就想低调啊。
结果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大了。
将作监。
李贤需要的东西终于齐全了,他也开始有了行动。
“笔墨纸砚。”
还是先将细盐熬制的过程,详细写下来再说。
李贤在书写的时候,贺明全将贺知章拉倒一边。
“侄儿啊,你可知道,太子殿下在长安城山东大儒士族中有着很高的呼声?”
贺知章摇摇头,他才到长安城,现在可是连门路都没有弄清楚,哪里知道太子的事情。
贺明全见自己家侄子跟李贤走的近,就想着,多给他说说太子的事情,日后若是能得到赏识,被太子重用,他们越州贺家,也能一飞冲天。
“太子自幼聪慧,又得众多名家教诲,精通儒家、道家治国之道,关键是读书人的门面功夫一流!”
贺知章神情一亮。
“读书人的门面,自然是书法了,你可知道,太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得到书法大家欧阳宰相的认可称赞!”
贺知章顿时震惊不已,“叔父,可是大书法家欧阳询之子,渤海公欧阳通宰相?”
“正是!”
渤海公欧阳通,可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没想到,太子在书法上的造诣,竟然如此之高!
“师父,等下太子殿下写完,我可以去观摩一下吗?”
贺明全很高兴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想要巴结权贵,就是要把握一切机会去奉承。
此时,李贤终于停笔。
而贺知章一个箭步上前,他只关心字体,并不关心上面写了什么。
李贤倒是没怎么在意,甩了甩胳膊,随口嘀咕,“果然没有钢笔来的自如,毛笔字可真难写。”
贺知章看到桌案是上的字后,整个人都石化了。
叔父管这个叫“大家之作?”
这鸡飞狗跳,龙飞凤舞的,连三岁小儿都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