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驱动力就不可能完成创新,更不可能站稳脚跟。
时代永远在进步,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大浪淘洗,就必须先自我沉淀。
郭刚看着自己公司的业绩,又看了看每天的报纸上写出来的快讯。
无非是哪家公司又破产了,哪家公司又裁员了。
他无比庆幸自己把握住了机遇,发展出不一样的产业。
负责这些白纸黑字的报道里,恐怕也有他的一份!
经过最终的割据,盘亘在南方的老牌公司只剩下了两家。
这两家公司可以存活下来实属不容易,郭刚特地亲自去拜访了公司的老板们。
然后,他经过同意后,收留了部分的失业者和生产工厂。
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是一个可以高效节约成本的方法。
郭刚买到工厂,就开始让这些失业者们在里头工作,为自己的产品生产添砖加瓦,出一份力。
形式突然好转,郭刚仿佛可以看到自己公司光明的未来。
但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那些屡次遭到郭刚拒绝的老牌公司们开始不耐烦了,觉得郭刚未免太过狂傲!
尤其是在劳伦斯有意无意的默许下,这些公司老总们开始在背地里给郭刚使绊子。
具体的生产和销售他们干涉不了,然而口碑这种东西,不过是人云亦云!
于是,关于郭刚公司的传闻和留言开始流传在大街小巷,人们对郭刚议论纷纷。
老牌公司们造谣郭刚是个捡漏王。
合作伙伴出事了不挺身而出,看到这么多公司受灾他也无动于衷,在背后疯狂捡漏,落井下石。
他们的故意抹黑还真起了效果,甚至有老板花大价钱,那郭刚的事情报道上报纸。
一时间,街上好些居民都对郭刚不满,觉得这人没有剪辑天下的胸怀,是个卑鄙小人!
谩骂声此起彼伏的,自然而然就传到了郭刚的耳朵里。
周宇也不例外,他老早就听到了风声。
“郭兄弟,这事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周宇拍着自己胸脯保证道。
结果他直接接受了采访,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澄清!
周宇的面子大,媒体给他捧场,那些老牌公司们碍于他背后的势力,纷纷改口,向郭刚抛出橄榄枝,要给他道歉。
这些人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三下五除二就化解了一场本来就是拉锯战的纷争。
见到老牌公司们公开言论给自己道歉申冤,郭刚也不再好追究什么,毕竟他的实际损失微乎其微,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
存活的两公司,立刻认清局势,推波助澜地骂了那几个劳伦斯手底下合作的公司。
孟国田更是大手一挥,就给了郭刚和那些个友方公司财税上的便利!
一下子,就让郭刚俘获了这些商业老板们的心。
借着这阵东风,郭刚也开始,要对外国企业下手了。
集团分布在南方的外国企业还真不少,他盘算着要从哪里开始,收购,管理,使用一条龙安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