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怀孕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段时间,文臣武将的家人,纷纷前来看望蔡琰。
严氏和任红昌听到消息,也每天都会过来帮忙。
严氏更是亲自传授经验。
华佗的夫人,童羽的夫人也都从各自的家里搬了过来,特意照顾蔡琰。
为了不影响蔡琰的生活,伏寿将张氏和步练师母女也接了过去。
原本清净的程府,现在每天都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让程颐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简直比作战还紧张!
尤其是华佗夫人和童羽夫人,每天耳提面命,让程颐最近一段时间禁止和蔡琰过度亲密。
甚至有一种防贼的感觉。
程颐每天郁闷难当。
好在大乔听到蔡琰回来的消息,也从桥府回来。
这段时间,程颐只能每天上半夜陪着蔡琰,等她睡下。
后半夜则前往大乔的房间。
大乔也一改往日的娇羞,每天都和程颐极尽千秋大业。
犹豫蔡琰的怀孕,程颐最近一段时间也不再到处跑,就在吴郡郡守府处理公文,并推广纸质书籍。
时不时地,才会前往兵营等地巡视。
这样的日子也算是惬意和舒坦。
一直到七月份,田地里终于迎来第一次大丰收。
由于这一年到处挖沟渠,虽然依旧大旱,但是吴郡、丹杨、会稽和豫章四郡的粮食产量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军屯、民屯和百姓的田地里,到处都百姓和士兵忙碌的情形。
即使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也每天喜笑颜开。
各地涌入的流民也再次激增。
程颐不得不下令,一方面将这些流民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冲入兵营,让他们一边训练一边军屯。
另一方面,将这些流民都充入民屯中。
同时,加大开垦。
经过科举的第一次考试,以及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成功进入各地为官,百姓对官府的威信也提升了不少。
吴郡郡守府甚至来了数十位对农作物种植十分有经验的百姓。
程颐让张昭组建了农业部,并任命蔡邕的学生,吴郡豪族出身的顾雍为农业部部长。
吴郡郡守府,程颐翻看着案几上的情报。
如今已经是九月份了。
根据四郡呈上来的粮食报告,程颐点了点头。
这一次收割,四郡的粮仓储量都是以前储量的四倍,甚至往上!
单单就这一年的粮食,足够四郡之地的士兵吃一年都用不完!
程颐终于体会到了后世明朝时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好处了。
这样坚持下去,根本不用征收四郡之地百姓的粮食,官府就能自给自足!
不,现在的状况,甚至足够供应很大一部分百姓的口粮。
看向张昭,程颐道:“张公,把命令下下去,将各地的粮仓都增加一些,并且加高加厚,以囤积更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