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我先给你介绍我们军器监的诸位”,粱准亭看向右侧一个瘦高个属官,“这位是弓弩造箭院的院事,名叫高长英。”
又看向左侧两个中年男人,“这二位分别是南北作坊的主管。南、北作坊掌造兵器,由京朝官、诸司使、诸司副使、内侍卫监官,下设木作、杖鼓作等五十一作。弓弩院掌造弓弩、甲胄、剑、镫,由诸司使、诸司副使及内侍二人兼领。”
“因为赵官人是咋们汴京解元,如今又中了进士第一等。起码要从从八品做起,可是赵官人又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我想让赵官人先去弓弩院,领弓弩司副使。”
不懂就问,赵明诚听着弓弩院前面少了两个字,担心跑去不喜欢的地方,“弓弩院?前面提到火箭弓弩院,这两个是一个部门吗?”
高长英亲自出来解释,“自然不是。弓弩院是制造弓弩的地方,弓弩造箭院是火箭院。”
“那我要去弓弩造箭院。”
粱准亭一脸惊慌,“火箭院工事繁重,工序复杂,稍微出点差错,那可就不得了了。以赵官人的年龄,现在去火箭院,怕是不妥。”
“好说。”赵明诚是来当差的,又不是来当大爷的,他还是先听这些长官们的安排。可是随即他又问,“我不能去火箭院,能去火药作吗?”
【由于战争对火药的需求,北宋建立了火药制造机构,当时称“火药作”。】
粱准亭摸了一把汗,怎么都想着去玩火呢。
“赵官人,火药容易伤人啊。火药作可不是轻易能去的地方,那是比战场还要危险的地方。”
粱准亭冲着其他人使了个眼神,一伙人都上来劝告赵明诚,“不妨先去造弓弩院,那里都是冷兵器,待熟悉流程,再考虑调动也不迟啊。”
赵明诚又问,“那弓弩司副使是几品?”
“从七品。”
比蔡攸高就行,赵明诚这下满意了。
粱准亭看赵明诚满意了,他也就借故要回房办差了,留着弓箭院的监事指导赵明诚。
徐长明交给赵明诚一本书,“赵相公,这本书上都是平时弓弩院造箭的流程,咱们每十天就要按照一定的数量对兵器检查一次。”
“我们一个月能造多少支弓箭?”
“通常情况下,三人两日造箭一百五十支,每七个人九日造弓八张,一个月下来,弓要三百张,箭就要三千支。”
赵明诚皱眉,“这么点?”
“这只是京城的,各地也都有军械院,每个月都要按数量制备一些。而且现在咱们大宋重在火药武器,这些弓箭每个月按这个数目定制绰绰有余。”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看作坊里的人现场制造啊?”
“不急。今天赵副使先把这些看完,改日我再带赵副使亲自过去。”
赵明诚这就准备在房间里看书,背流程。
徐长明拉住赵明诚的衣襟,“赵副使,我还有几句话要给赵副使交代。”
“请说。”
“今日我们给赵副使说的这些,可都是旁人日常所不能听的。”
“这个我懂,军事机密是吧,不许外传。”
徐长明黑着脸,“赵副使,军器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地方,基本上进来了,就要学会闭嘴。就是自己的家人,也难免对军事重地里头的事情好奇,我们也知道您是赵相公的儿子,家风优良,可是这……”
“这你放心,就是我爹问我,我也绝不会把这里面的任何一条细则对外说。”
“如此就好。赵副使初来乍到,军器监里面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前不久就有敌国的奸细暗地里打听军器监里面的情况,好在皇城司把人抓到了,没有酿成大祸,但是事后监事把那泄密的小人当着众劳工和我等的面活活打了个半死,如今只剩一条腿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