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何不尤人说,精神界领袖(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众人央求数遍,赵明诚再三推辞。
陆林在旁看的正感到厌恶时,赵明诚忽地改口,“我今日,实难一一点评。不过此番回京,诸位都可投递诗与我,届时我必然一一回信。只是我没想到,杭州士人对作诗有这样的兴致和追求,我听说你们中有人不远千里而来,还有人一晚上没睡专为上山赴宴。我今日若是不给诸位留些东西,也实在说不过去。”
“今日便留几首论诗诗,一则勉励诸君,二则阐述一些我对作的见解。”
蔡京在边上站着,看着赵明诚被人众星捧月般围着。这小子真是出尽了风头,本以为我少年时已然够得意了,如今再见赵明诚,实在是差得远。就是当初的苏轼,也不及赵明诚这般受人欢迎。多是因为苏东坡吃得太多,姿容不美,是以不够潇洒。
赵明诚下了台阶,来到桌案前,提笔一口气写下《论诗五首》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赵明诚一边写,众人都在一旁念着。
陆林本就出自陆家豪门大族,一直都想看看赵明诚的诗文。今日一见,着实了不得。
开口便是“千年又觉陈”。
“好一句千年又觉陈。万事万物本就是不断变化前进,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即使现在有人能创作出五百年中算的上是有新意的佳作,可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这话说的在理。”
众才子纷纷议论起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真是大气。”这两句诗无疑是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是顶梁柱,更褒美了今日在场的诸位诗者。
“李杜文章,也不过如此啊。要我看,这句说的最妙。我们宋人自有宋人的理趣,为什么非要比肩唐朝不可呢。李白和杜甫真的就是不可超越的吗。”
这话一提出来,这些一直在忍受唐朝高峰文化镇压的诗人顿时异常愤怒。
“说的极是,为什么一定要超越唐朝呢,难道我们宋人不该有宋人的模样吗?”
想到这,赵明诚忍不住和这些封建统治者野心的牺牲品多聊几句。他们读书只是被统治者鼓吹的,实际上金饭碗就那么大,肉食的数量是有限的。他们只有付出半生的精力才能去抢那么少数几个名额,而那些名额是权贵动动手指,张张嘴就能获得的。
这就是时代。
时代的灰尘早已经落了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是一座大山。
赵明诚对众人道,“我有一番话,一直想要与诸位勉励。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化都是遇事反求诸己,从自我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以我浅薄的见解,即便向内求,也不一定解决问题。是以明诚今日要提出一些叛逆之言。我们宋人未必要延续古人反求诸己的传统,当反求诸己根本无济于事时,何不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