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家危(求打赏月票!)
继元三年秋。
西北边境频频出异动,异族复辟征兆频现。原本攻下的宁化府等地,出现了党项族人聚众闹事的情况。这打破了大宋耗费重资、重兵换来的短暂和平,朝廷不得已,这一回动员厢军四十万,禁军二十万一起出动镇压,再次进击骚扰边境的流寇。
十月,北方已经步入深秋,漫山遍野的红花,黄叶,看着十分悦目,可是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冷飕飕的寒气。
赵明诚一面啃着香蕉,一面听来自汴京的商旅说如今大宋的情况。
“听说大家为了这件事,又去大相国寺做了七天七夜的法事呢,祈求国家安定。”
“残辽本没有什么实力,奈何收买了许多人在国中布置眼线。他们知道我们大宋的情况,我宋地大物博,陈大量兵马在边境耗费人力和辎重,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所以他们便瞅准机会,一旦发现我宋边境撤军而还,便趁机骚扰,他们有马跑得快,我宋得到消息上报朝廷,等到大军赶来,他们已经达到目的,早就逃之夭夭。”
赵明诚说着,周围喝茶的都跟着义愤填膺。
“他奶奶的,这帮蛮夷,也就会这点下作手段。打不过就骚扰,要是我上阵前了,肯定一把火把这波人给烧光了。”
在酒桌上,什么话都敢出口。
可是真要说去上战场,除了少数热血少年,剩下的多是为生计逼迫。不参军就要死。
赵明诚忽地想到,如果边境遭骚扰,不知道远在秦凤路的那二位还好不好。刘韐、王禀,一想到他们,赵明诚心里莫名痒痒。这要吃大鱼,真的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
这商旅见赵明诚年纪轻轻的,谈吐不凡,忍不住问,“这位官人,听你口音是汴州人啊。”
“我本家在青州,生在汴州,故而是汴州口音。”
“唉,你该不会是少师家的官人吧?”
“是我啊。”
“哎呦,你这厮竟然跑来了汴州,你把陈先生家的儿子陈东诓骗去了山上落草为寇,劝才女不要成亲,你到自己跑到这里来逍遥。”
赵明诚额间生起一道纹路,“你胡咧咧什么呢?”
这商人顿时两眼眯成一条缝,他忽地大笑起来,“诸位快来看看,这就是名满天下的才子,他劝未出阁的少年不要成亲,还劝书生上山落草为寇。”
说罢这话,这商贩便拍拍屁股上的尘土驾马车走人了。
赵明诚则一个人坐在酒家里场圃里犯懵。直到众人皆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赵明诚,可赵明诚是历经了东西方思想同时洗礼的人,他唯恐自己不够特立独行。
黑红也是红啊。
他们低头议论他们的,赵明诚旁若无人喝酒。李邦彦瞅着赵明诚,虽然他各种让人心惊胆战,但是这心态倒是独一份的,有点像苏东坡苏学士了。
等到他回到家里,远远就看见章纤云坐在大堂里,她生的皮肤白皙,甭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张脸总是白的反光。
赵明诚看见,打了个趔趄想退出天井,从侧门入厢房。
“站住。”
章纤云年纪轻轻,已经懂得持家之道,这才二十刚出头,手里便提着一根鸡毛掸子。
李邦彦见了,心里也坏笑,随后趁机撵走家中其他人,自己也退下。
赵明诚来到大堂里,他坐下,却见章纤云今日不仅脸白的发光,而且脸上还有两条泪痕。
“娘子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章纤云拍拍桌上,“自己看。”
赵明诚定睛一看,“原来是家里来信了。”待他急匆匆拆开读完,又想起今日那商贩的笑容,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还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推什么?谁推你了?”
赵明诚便把上午喝酒人家吐槽他的话说了一遍,“这是人家自己的决定,怎么和我有关系呢。我什么时候逼着陈东上山当贼寇了,我什么时候逼着李清照不成亲了。”
章纤云瞪大双眼,“爹都被贬滁州了,而你居然还在意这些事情,你究竟都在想什么?”
“我爹一个寒士出身,背后没有强大的世家支撑,本来少师的位置也轮不到我父亲。只是因为朝中权贵推搡,我父亲被人利用而已。如今被贬黜在外,我一点也不奇怪,只是担心父亲的身体。”
“他老人家一直谨小慎微,在当朝五品以上的官员中,他本是唯一一个从来都没有被贬经历的人,如今年纪大了,却又忽地跌落神坛,就怕是身体遭不住。”
章纤云还不知道是他祖翁命他父亲及其党羽弹劾的赵挺之,她还安抚赵明诚,“我已经给公公写了一封信,你要不也写点?”
赵明诚摇摇头,“我写了我爹瞧见更生气,他本来就希望我帮助他在朝中站稳脚跟,结果我一而再再而三让他失望。”
“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我知道啊,我都知道。可是知道又能怎么样,一旦我入朝,到时候我和我爹就成为活靶子。人微言轻的道理我怎么不懂,别看我在人前风光,可我知道我手里没有足以与他们抗衡的权力,就算入朝了,顶多也是说些漂亮话,博当朝大人物一笑罢了。若要做事,根本没机会。”
“那你为什么当时冒险去搜集江南那些州县的官员罪证啊。”
“我只是,表个态罢了。欣赏我的人在暗地里保护我,支持我的人暗中靠拢我,而那些和改革作对的幕后主使也浮出了水面。”
那些旧唐世家,宋朝皇室贵族,前朝勋贵遗留,吃民脂民膏还不够,还要保证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骑在天下人身上,世世代代蚕食剥削庶民。
不过这话还是不跟章纤云大小姐说了。
“听不懂。”
“你别管了。总之我不会这么倒霉,就此一蹶不振的。做大事,就是这么大起大落。”
“你这么玩,我的心脏可受不了。”
“想当初,宰执不也被外贬过么。后来不还是回到朝中做了宰执。”
“那是因为我祖翁对先帝有恩,可是你呢,你非但不讨好官家,还跑去得罪他。”
赵明诚忍不住嘀咕,“有恩?没有我,哪来今天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