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此时也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听了这番话,不免对李清照产生了好感。
待回到了雅间里,赵佶便对高俅道,“到底是个怎样的奇女子,我倒是想要瞧瞧。”
“大王,您身份尊贵,至于李清照,她的父亲可是个是非之人。李格非的师从李清臣,属于变法一派,且如今是两面游走。以大王的身份,怕是不能和这李姑娘多有来往。”
赵佶无奈。他虽然能来樊楼喝酒,但是每次都得是偷偷摸摸的。一贯如此。
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光明正大来这些地方,无拘无束。再也不用顾忌其他人的目光,可是要这么做,那他就得获取无上的权力,那样才有机会。
这厢赵佶玩的不尽兴,扔下钱就坐了马车回王府。王府内不知不觉间恢复了过往的人气,赵佶一进门就见桌上摆放着许多礼物。
他没问也知道是谁送过来的。
待他洗了个手,抹了把脸,便回了书房练字。
高俅一见赵佶入书房,那是高兴地不得了。赵佶这个人有个最大的长处,他喜欢艺术。一旦进入艺术世界,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高俅眼见赵佶进了书房,摊开宣纸,开始调墨,便知今日赵佶是出不了这个书房了。
赵佶对着宣纸,手腕轻旋,像玩儿似的,又像是画画一样。
半炷香的功夫刚过,宣纸上便出现方方正正一百个大字。而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副竹墨画一样。
这正是赵佶自创的瘦金体,书体每个比划,都像是竹叶一般,舒展、劲道、有棱有角。
高俅跟在身边,将写好的第一幅字放在大理石铺就地地砖上晾晒。
高俅忍不住赞叹道,“大王的字又精进了不少啊,常人若是能够时时玩赏大王的字,可延年益寿了。”
只要是人,都喜欢听身边人给自己说好话,赵佶也不例外。
赵佶笑问,“真的能有这样的功效吗?”
“千真万确啊,大王写的字儿比宫廷画师画的画都要好看。”
赵佶眸中闪着光,“想我这些年来,饱受诟病,隐忍多时,多亏有这些文字金石陪着我,否则根本难以度日。如今字已经练成了,也该拿出去让大家都开开眼了。”
高俅忙躬身道,“恭贺大王。”
没过多久,东京七十二座名楼商议的主人翁又变了。这一回,大家交口称赞的人乃是神宗皇帝第十一子端王爷赵佶。
赵佶的一些诗稿被家丁传了出来,很快就引得文士名流赞赏,甚至已经有太学生拿去争相传抄模仿。赵佶一时间风头极盛,为汴京士人争相夸赞。
身居皇宫的赵似听到这个消息,却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