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掀宋 >第73章 几千辆、几万辆 (求波推荐票吧,谢谢!)

第73章 几千辆、几万辆 (求波推荐票吧,谢谢!)(1/2)

 推荐阅读:狐妖之幻想万界最强蛮帝归来农女神医有点田忽悠世界的救世主小白,你家二宝又迷路啦无敌高手在花都不负荣光,不负你异界重生不死不灭我在非洲当牛魔穿越之我成了魔帝宠妃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第294章 几千辆 几万辆 (求波推荐票吧,谢谢!)

君臣二人交谈着,殿门口一个小太监静静地立在门外。他低垂着头,双手揣在袖子里。

大宋宫廷里草木的影子渐渐东移,渐渐地天空中的星星越来越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三日后的傍晚。

汴河河面上漂流着许许多多的灯笼,多是女子祈愿所为。明明河流有尽头,可是在古人的心目中,看不到的尽头反而让他们对未知产生了许多美好的猜想。

她们坚定地认为,只要祈愿的灯一直顺着河流往下漂浮,就能够将自己的心意送达给众神。

约莫傍晚时分,赵明诚来到汴河边上时,天空中无数星星明了,澄清如镜的河面上倒映着成千上万的星星,两岸芦苇丛中、柳树底下都是一丛一丛的萤火虫。

在暮色的注视下,夕阳落在汴河河面上最后一道红光消失之前,赵明诚迈步进了一条船舱,舱房里已经提前放好了信。

赵明诚坐在上面看着那份信,不免神情淡漠。

夏日的夕阳,最是好看,鲜红的夕阳像是处女的血浸染在天边,一团一团被渲染地异常吸晴。

赵明诚心不在焉地坐马车回到家里,刚一回家就听人仆从转告,“少师,府上来了客人,说是见不到您不走,说是从秦凤路过来的。小的想少师曾经在秦凤路做过都监,应该是旧相识,所以就把他留在了府里。此时还在厢房候着呢。”

“秦凤路?那人是姓王还是姓刘啊?”赵明诚说话时声音都带着笑。

“不知道,他说您见了就知道了。看模样不像是一般人,像个武将。”

赵明诚心中隐隐约约有了答案。

待进了厢房,见一个青壮汉子正翘着二郎腿,鞋子也不脱就躺在床榻上。

“王禀——我就猜是你到了。”

王禀往侧面一瞧,见到真是赵明诚本人,不过他好像变矮了似地。

“久违。”王禀的声音变得有些粗重。

赵明诚拍拍王禀的肩,“你怎么过来了?”

“任期满了,回家省亲。朝廷给了任命,接下来要把我调去衢州。”

赵明诚没有眼线在枢密院,而且现在的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朝都不上了。这还得是章惇的功劳,最后关口他还是做了很多实在的事情。只是赵明诚就不能再明着参与军政大事。否则王禀回来这么重要的事情,不至于事先都没人知会他一声。

“什么时候走?”

“不急,这一回我可以在汴京休息起码两个月。在外快要七年了。”

赵明诚想起,当初是他带着王禀去了边地的。只是一进入枢密院治下,他就很难再帮王禀。除非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仅仅是告诉外人,王禀是他过去的故交,这样都可以对王禀的仕途起到极大的帮助。

“武将虽然辛苦,可是升迁倒是好说。你这一回去衢州,应该是升任了吧。”

王禀摇摇头,“西北那些地方,都是本地人。要想着升迁,还得是回来做。我是受不了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整个高原上,一年只有两季,虽然夏天倒是凉快,有数不清的牛马羊,可是我老家却是汴京的,日子久了,倒也呆不住。”

“这回回来,是家里人催着我回来成亲的。好在之前陪你参加了战事,驱赶外敌,也曾扬眉吐气过一回。这一回来,家里长辈都请我主动先去祠堂拜宗庙。”

王禀十分坦诚,将他的事情如实相告。

赵明诚察觉出一二猫腻。

自古以来,地方和中央就互相对抗。你以为西北之地狼烟频起,可是那里还是有一股当地势力,只有赵明诚、昔日童贯那种中央权力机关下派的一级大员下派地方,地方势力才会稍微收敛,做出该有的姿态。

像寻常人被外派,去异地做官,要么就被利益同化,要么就被当地利益者敌对做不长久。所以清官是少数。

“我知道了。那你将要赴任何职?”

“衢州招讨使。”

“地方招讨使,这可是个好差。招讨使专门负责剿灭盗贼。现在各地土地兼并的情况这么严重,流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纵使开多少冶炼场,也补不了窟窿,你被派去做招讨使,基本上去了就可以做出功绩了。只要有功劳,届时升迁一应好说。”

“是这个道理。我也算是终于熬出头来了。”

王禀不过二十五的年纪,这就可以蹦到地方招讨使,若说里面没有赵明诚的因素,他自己都不相信。

两个大男人相见,没有彼此预想的那么豪气干云,相反两个人说话都异常谨慎。

山高路远,一旦上任离别,那即是数年见不到面。所以古人在这种环境下对待感情就特别审慎,生怕说错话。

想来这也是古人庄重慎言的一个原因所在,有些人是真的见一回少一回。

“刘韐呢?”

“他决定留在西北。”王禀说这话时,有些自叹不如,他自己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做个大英雄,而不是西北大漠里的修渠人。“现在的秦凤路可离不开他,他又要教书、又要整顿士兵,还要带领百姓垦荒屯田,也坚持像你说的十年如一日种树修渠。”

“这像他的作为。”赵明诚一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赵明诚才显得不至于太过孤寂,“赶明儿我请官家给他赏赐,也好慰劳慰劳他。”

王禀微微一怔,问出了心底的疑惑,“你怎么……这就变成少师了?”

“有些事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时局造化罢了,也许有一天,我的头颅就被悬挂在东门之上。”

王禀微微一默。

这些年来,见多了人情世故,王禀这才慢慢地了解、理解赵明诚。现在的他才知道像赵明诚这样有着极其顺当的仕途经历,却坚持不忘初心,这份精神到底有多可贵。

换了旁人,指不定早就放弃了。

可是赵明诚非但坚持了这么久,还真的被他做成了。

“我过来的路上,听到他们在说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