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的知名度这种表象或形式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人物,来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或者执白点说传播中国价值观,其实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问题。
其真正的理由并非外国排斥中华文化,考虑到当前瑞典的汉学教育相对其它欧洲国家非常发达与开放,所谓瑞典排斥汉文化或存在偏见歧视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瑞典不舒服的是孔子学院这种明显的华夏『政府』派出机构并出资的形式,与英国文化协会和德国歌德学院这类同样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机构不同。
孔子学院往往直接设在其它国家的学校中,并由华夏『政府』提供经费、选派教师和确定教学材料,基于此,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曾呼吁,美国近百所大学取消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或进行重新谈判。
结果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西方的冷战思维,一场文化交流结果还是扯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上,而症结就在孔子学院有太深刻和明目张胆的『政府』强力推动背景。
毋庸置疑,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或者说在华夏经济快速发展和贸易扩张过程中,以经济实力来推进和彰显华夏文化软实力,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也是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历史上一直到今天都在认真去做的大事,关键是这个战略目标到底要如何实现或者到底要以哪种形式去实现?
目前来看由『政府』直接出资、以官方派出机构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显然是失败的甚至难以持久,也不符合其它先进发达国家一以贯之的套路。
比如美国人,更多展现给世界的形象,基本上是通过好莱坞的电影、nba比赛、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当然也会有美国的新科技和吸引大量的外国留学生等等。
『政府』既使有彰显软实力的政策,最好的方法只能是以民间交流、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方式,所谓“润物细无声”的道理,文化本来就是一个让别人接受和习惯的过程。
同时也是伴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甚至军事实力的展示,才能更让人相信你的文化是先进的,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文化基础。
反观华夏『政府』这种,以孔子学院方式大张旗鼓如火如荼的快速向世界推广,表面上是文化交流,实际上,不要说是各位了,就是我自己都明显感觉到过于急功近利。
好象一夜之间就可以由华夏『政府』用钱,买通和达到彰显文化软实力,或让全世界接受中华文化似的,所以我不怪你们动辄排斥或关闭孔子学院。
虽然今天孔子学院华夏总部回应说,目前全世界仍有七十多个国家,两百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有个别学校停办或退出是正常现象,各国语言推广机构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
但我想说的是,他们这简直就是在扯淡!”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宇开始运用起了蔡邕的灵魂之力,将自己的气场扩散至了全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万界人才培育系统》,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