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长空和杨阿九两人思考的时候,在军营当中,突然传来了高孝武的声音,带着一抹畅快和满意。
子侄成材,高孝武自然高兴。
这高长空就不说了,算是自家高家血脉,将来的延续之人,更兼高孝武,几乎一直以来,就是把高长空,当成儿子去培养的。
杨阿九也不错,出身兰陵,天然而然的,就与自家亲近,将来哪怕是在朝堂之上,也绝对是一方助力。
不得不说的是,现而今的杨戬麾下,伴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各方之间,已经隐隐约约间,开始有了一些派系的分歧。
在将领当中,还不太明显,有杨戬赐下的各种功法,只要坚持不断的修行,这些将领,迟早能够晋升地仙、天仙,甚至未来的顶点,也绝对不止金仙。
一旦成为金仙之后,五气结成、三花绽放,便是已经不入五行、跳出三界,除了天人五衰之外,寿元几乎是无穷无尽。
这些将领,只要保证自身实力不落伍,自然也不用太过急切的去考虑将来的事情。
但如同荀文龙、李常善、鲁渊等无法修行的军师,就不同了。
虽然说,杨戬一直在研究着,如何能够让三人避开自身缺陷,进行修行之事。
但千古以来,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拥有着某些方面绝顶资质的同时,却也根本无法踏入修行路。
在寰宇世界当中,这叫做天妒英才,几乎是无解之症。
在杨戬麾下,哪怕是有无穷灵药可以续命,但也终究有药抗性达到极限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个三五千年,这些人,便最终还是要化为一胚黄土的。
而这些人,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死后,自己留下的子孙后代的延续问题。
所以如荀文龙、李常善、鲁渊等人,在无意识当中,就会有一些个拉拢嫡系、划分阵营的倾向性。
倒不是说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在这种生涯当中,培养一些将领嫡系、留下一些个人情恩情,等到自己死后,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会有人照顾一二。
如荀文龙,在杨戬的麾下,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辅政之臣,杨戬麾下的文人臣子,几乎都是荀文龙一手提拔起来的,长期坐镇中枢神城,牛丑这货,也从来都跟荀文龙接触最多,最是亲近。
一方文臣大员,一个杨戬最信任、亲近的顶级猛将,荀文龙在杨戬的麾下,底蕴也是最最深厚的。
如鲁渊,本身便有统兵之能,更是一手培养出了现而今已经威震五郡的徐亚夫,更是攻略长沙郡,等到将来长沙郡入手,那赵无双,想必也会是站在鲁渊一方。
李常善最是不动声色,但却并不代表着就没有动静。
初入天风郡时,李常善,就曾经给关长生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更是在一路来时,便几乎让张迁葬佩服不已。
现而今随军出征,这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以来,在许多大略之上,高孝武对于李常善,几乎已经是言听计从。
高长空和杨阿九两人,在极速的成长当中,也早就把李常善,敬若再生父母恩师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