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想看到自己开创的大明与大宋一个下场,是以处心积虑,筹划了胡惟庸案,趁机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直接由自己统率六部九卿。而这一边,以李善长为代表的的士大夫地主集团也不愿看到落在手里的权利就这么没了,是以创立了相社进行谋划。
双方在洪武十三年进行了第一次碰撞,皇权获胜,相权落败。相社的实际统治者李善长接手,蛰伏下来,筹划着下一步的行动。可是刚策划无为教起义,就被李之弘挫败;再借乡试弊案企图煽动士林情绪,却又一次被李之弘巧妙化解。无奈之下只得派出人手,试探其政治倾向。
但是让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来自未来的李之弘给了他们一个以外的答案。这就好比两个人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实在没办法了找一个第三方为他们评理。甲说,我有理;乙说,呸,无耻小人,你那是歪理。甲乙异口同声、满怀希冀问,元芳,你怎么看?第三方云淡风轻摇头,你们都不对,理在我这里。
后世的史学家把这一天视作大明法治时代的肇始,律令大明的先驱、导师、领袖李之弘在这一天,向大明两个最为庞大的权利代表发出了史上最强音。
苟小五也很幸运,他见证了大明蒸汽时代的诞生、工业化的诞生,也即将见证大明法治时代的诞生。当然,他还会进一步见证许许多多的历史,他的自传《我的时代》也成为了后世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
参观完工坊,李之弘将朱标迎到了弘月招待所的天字一号房。这里是按照后世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打造,梨木雕花大床,配上了大明的席梦思床垫和洁白的床单被罩;松软的地毯,是上等的波斯货,踩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屏风、衣柜、橱窗错落有致,还有专门的盥洗室、茶歇室和会议室,一进门就被吸引住了。
“黄大人,叶大人,请移步小会议室,下人们已经将茶水果饮备好。”李之弘恭敬的对化名黄齐的朱标和叶昌云说道,“如果黄大人有意,可尝一尝我们新出的焦糖奶茶,鲜美可口,我那小妹妹每天都要喝上一杯呢。”
朱标微微一笑:
“好啊,我也来尝一尝这焦糖奶茶。李大人,你先就座吧。”朱标来到会议室,坐在了上首靠左位置。
李之弘口称不敢,请县令叶昌云先坐后,自己才小心翼翼就座。虽然论官职,自己已经与叶昌云不相上下,但天地君亲师的礼教不能违背,自然要先请自己的院试座师。
朱标喝了一口下人呈上来的焦糖奶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咦,这饮料果然不错啊,怎么做的啊?”
李之弘恭敬答道:
“回钦差大人,此物要烹制也极为容易。在锅中起大火,将白糖翻炒至焦黄状态,然后加入上好的黄山毛尖,再反复翻炒片刻,继续加大火,然后倒入新鲜牛奶,加热,最后将茶叶捞出,静置片刻即可饮用。”
朱标微微一笑,颇有深意道:
“不错不错,李大人果然涉猎广泛啊,少年有为,不过如此了。啧,本官品尝这焦糖奶茶,初一入味,感觉尽是奶香;但略微细品,才发现其中茶之甘苦滋味。茶虽不过一两,然其为整杯奶茶奠基了灵魂,经过苦心翻炒,反而愈加精神,回味无穷。牛奶虽多,但仍要依附于茶之原味,否则就会落于下乘,只剩得腻、腥、臭之味。李大人说是不是啊?”
李之弘心中凛然,急忙一行礼:
“上差说的是。这就好比药材,好的药材必定是君臣佐使,用量妥帖,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缺,正如前元李杲在《脾胃论》中所言,‘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朱标意味深长一笑:
“李大人这个比喻甚为妥当。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此言大善。可若是君臣失序,你认为又该如何?”
李之弘心中叽咕,怎么这个上差老是问这些敏感的话题啊?还有自己那座师,看起来好像也是十分想知道自己能有什么答案似的。他有些犯难,这种话可要考虑慎重啊,否则得罪人都是轻的,说不准还得掉脑袋!
李之弘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回答,朱标也知道这样的话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他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李之弘道:
“李大人但说无妨,这里只有我们几人,出的你口,入得我耳,而想必叶县令也不会胡说的吧?”说罢不着痕迹瞥了一眼叶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