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校说道:“是兴建一处医馆,刘使君请来了华神医,以后大伙生病了,就可以去那里看病。”
“这可是好事啊,要是早年有这个医馆,俺爹就不会死了。”孙得财高兴的说道,他爹那年染上了痢疾,寨子里没有大夫,徐老虽然认识一些常见的药材,却是治不了这个病,最后还是没挺过去。
“可不是,就是不知道看病贵不贵,若是大夫收到钱太贵,俺们还是看不起啊。”丁有福闷闷的说道。
那小校似乎是早就知道大家伙会议论此事,也或者是听到大家议论的话了,喊了几声:“大伙都静一静,听我说。”
众人听到他的话后,都停止了议论,抬头看着他。
“刘使君仁德,华神医慈悲,这医馆建成以后啊,往后大家来看病,钱还是要收一些的,不过价格都是公道价格,绝对不会坑害乡亲们的。”那小校接着说道。
当初商议医馆的时候,按照华佗的意思,那自然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看病都是义诊,抓药都是免费的,刘备听了以后也有些心动。
却被张虎给打断了,免费医疗这事吧,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绝对不能着急,妄想一步到位那是绝对不现实。
现在就华佗一个医生,学徒都还有没培养出来,就算是再招募几个医生来坐堂,人手还是不够,累死他们也看不完这么多的病。
给谁看?不给谁看?先给谁看?后给谁看?少量的药材施舍了自然不是问题,可是经年累月的话,这药材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以冀州现在的赋税是绝对支持不起来,到时候恐怕会落得个草草收场的结局,岂不是坏了本意?
固然是医馆不追求盈利,但一定要能自负盈亏,不然的话绝对玩不下去。甚至在某种可能的情况下,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盈利,才能扩大规模,培养出更多的学徒,日后才能将各郡县的医馆建立起来。
大规模医疗体系的建立,自然不能全靠官府赋税的拨钱,医馆必须具备自身造血的功能才行。
收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落入少数人的口袋里,而是为了能造福更多的人。所以这钱还是要收的,只是个收多收少的问题。
再说了,人都是有趋利性的,若是做个医者,不说是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但至少也要能养家糊口衣食无忧吧,一家老小饿着肚子喝西北风,可是没人愿意继续干下去的,到时候别说培养出更多的医者了,就连现在这几个医者都会被饿跑。
相反若是当医者,成为了一个让人羡慕的,拥有稳定生活的职业,官府根本不用去招募学徒来学医术,会有大量的人打破头皮去从事这个职业,全民医疗水平提升才具有可行性。
“若是俺们得了急症,又没钱看病怎么办?”孙得财脑子转的快,连忙开口问道。
“可以到官府签个文书,看病吃药的钱先欠着,病好了之后或者给官府服徭役,或者去服兵役,用每月的粮饷偿还即可。”那小校又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