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时不时地还是会看别人的文章,尽可能抽出空来写自己的一些作品。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算是高产。只是,有很多我的作品,最好还是不要被外人所知晓的好。
我的一些观点见地,虽然不能说是太过于超前,但还是跟这个时代的正常人有较大的差别。因而,总还是有些不太安全。
因而,我的一部分作品,只能藏起来。不能被别人所找到的那种。有朝一日,我要不带走,要不就只能烧毁。
另一部分,我也只能尽可能地隐晦表达,虽然这样的作品也就更加难写。而且需要一些特殊的心境下才能写就。
可这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事情。所以,我更多的放松时间,还是看别人的作品。
科举的时候,倒是可以发掘不少诗词歌赋和文章。然而,那些作品,绝大部分都太过于循规蹈矩,因而能入我眼的也少之又少。
而且,官场上也有不成文的规矩,即便我看到了很惊艳的作品,也只能嘴上夸夸而已。究竟这个人的录取与否,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有时候还得多方考量。
因而,这也不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除却作品本身的好坏之外,需要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科举到底也是考试制度,作品也相当于也就是命题作文。考生有发挥得不好的,也实属正常。
哪怕大文豪韩愈在后来看自己考试时写的作品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作品实在不怎么样。
虽然确实还是有还不错的作品,但大部分也确实不怎么样。加上也正如韩愈所说,很多人平时的作品也确实比科举时要写得好。
不过,唐朝科举是没有糊名这一规定的。也就是我可以看到考生姓名,那些未来很不错的人,我可以看到他们最原始的试卷,虽然说我也不能跟别人说,只能在心里疯狂激动。
加上科举也是一段时间举办一次。这段时间正好又没有。我连看文章并心里呐喊的乐趣都失去了。
因此,我也只能到民间的诗会去看一看。
我参加过的诗会还是挺多的,什么样的都有参加一些。当然,我一般也是以不同的身份参加的。
武则天曾经自己主持过“龙门诗会”。而且武则天设置了不少奖品,其中第一名的奖品好像是一件锦袍。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参加的,稍微出名点的比如说颜真卿、陆羽之类的。
不过,那场毕竟是武则天举办的,规模还是空前宏大的。而且,还有一些选拔和提拔官员的目的。
而民间的那些诗会,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小的往往就是三五好友一起搞一个诗会,大的也顶多不过几十人。
然这也并不是说,民间的那些普通诗会质量就不高。反而,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碰到非常出彩的作品。
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千古名作,虽然我暂时没撞上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