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问的话,活像自己在故意往儿子心口上扎刀子。
乔婉是完全不在意,反正顾聿安才学了三年以后慢慢儿来也来得及。
就像顾聿安说的,实在不行,大不了走五状元顾聿安一身的本事,考个武状元是绝对没啥问题。
等到放榜那日,多少还是心里有点儿期待。
一家三口去了县城看放榜。
顾聿安心里也没多大期待,这就像是别人是从小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三年高中,人家考个大学当然没啥问题。
基础打的稳稳当当,考不上一本,起码二本和三本还是有点儿希望。
而他这就相当于是直接没上小学初中,高中三年就准备直接考个大学。
不中也是应该的。
到达考场外面的时候早已经是人山人海。
老太太挤不进去,告诉儿子和媳儿媳妇儿,让他们两个挤进去看一看。
顾聿安攥着乔婉的手,终于总算是挤进了人群,在榜底下仔细的看着榜单。
乔婉一眼就看到了顾聿安的名字。
“三哥,你快看那个第一名不就是你吗?”
顾聿安仔细看了一下,他是从最末尾的地方看的,考虑到自己基础不扎实。
就怕理解的比较生硬,所以准备的是能考上,估计也在后几名。
却没成想自己居然在第一名。
一时之间心里也有些感慨,终究是考上了,看来这些药水儿没白喝。
两口子走出来,顾聿安自己都有点儿不相信。
老太太一看儿子脸上似乎神色没有任何高兴的意思。
心里明白应该是没考上。
急忙劝道。
“哎呀,没考上就没考上,没关系,咱们大不了再过三年再来。我们安哥是个有出息的,你现在身子骨都已经强多了。
往年从考场出来总要病,他个十天半个月,这一次连生病都没有。以后会越来越好。”
“没关系,咱家日子现在过得不错,你慢慢儿考,啥时候考中了都行。”
“考不中也没关系,反正咱家有吃有喝,又有银子,我和你媳妇儿挣的银子,让你再考几十年也没问题。”
看来儿子能不能考上秀才,已经成为老太太的执念。
顾聿安一把抓住了老太太的手。
“娘,我考中了。”
顾老太太身子摇晃了一下,回头望着儿子。
“安哥,你说啥?娘刚才好像没有听清楚。”
老太太以为自己刚才是听差了,毕竟周围这么多人,耳边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喊着我中了,我中了。
“你相公考中了第一名,相公以后就是秀才了。”
老太太听了差一点,一屁股坐倒在地。
要不是乔婉和顾聿安在旁边扶了一下,老太太还真就倒下。
“我就知道我儿子肯定能种。”
老太太热泪盈眶,回首拍了拍儿子的手说道,
“走,咱们赶紧回去。一会儿报喜的差役估计就要到家,咱得准备鞭炮,再准备点儿零散铜钱。
还得准备点儿瓜果招待街坊邻居。”
老太太脚底生风,这会儿硬是雇了一辆马车,到干果铺子里买了不少瓜子,花生,又到旁边的鞭炮铺子里买了鞭炮。
乔婉也去换了一些铜钱。
一家人高高兴兴赶着马车回到村儿里,一进村口那些长舌妇看到他们赶着马车回来,不由得调侃道。
“安哥,怎么样中了没有啊?是不是我们安哥已经成了秀才老爷?”
“各位街坊邻居,我们儿子中了。我们安哥现在是秀才。”
老太太喜气洋洋,顺手从筐里抓了瓜子,花生给大家散了散。
众人有些惊愕,毕竟顾聿安不中已经成为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
可是没等这些人反应过来,老太太已经让车夫赶着马车赶紧回家。
毕竟一会儿差役要是来了,家里没人可就不好,毕竟送喜报,儿子可是状元。
还没等村民反映过来,就看到远远的一队衙役敲着锣鼓,喜气洋洋地朝这里走来。
“难不成真的中了?”
有腿脚利落的,赶紧去里正那里报信。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衙役们已经来到了顾家院门外。
“顾聿安顾公子在吗?”
“在各位差役大哥,快请进,快请进。”
已经请来了邻居的大婶儿和嫂子来帮忙。
乔婉急忙给衙役们手里塞了铜钱。
虽然不多,可是到底是点儿心意。
各路贺喜的人们已经纷纷来到院子里,院子外面鞭炮齐鸣。
一时之间顾家热闹的门庭若市。
送走了衙役,这会儿街坊邻居,族老里正纷纷都已经登场。
毕竟顾聿安不光是秀才,而且还是县里头一名。
顾聿安一旦中了秀才,身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接下来的日子,陆家几乎是车水马龙。
不知道隔着多少房的亲戚都出现在他们家院子里。
再加上顾聿安要忙着去县里跟学政大人以及县老爷联络一下感情。
总体来说,顾聿安考上秀才之后,顾家的日子一下之间就变得好过起来。
先不说族里的族老商定了把族里各家的田地挂在了顾聿安的名下。
县里的县老爷也送来了五十两银子以及贺礼。
但凡排的上号的亲戚都开始往他们家送礼。
这一个月喧闹非凡,婆媳两个根本没能去做生意。
两个月之后,顾聿安已经闭门谢客,毕竟他得好好的继续学习,现在已经有了个秀才的身份,既然如此当然得一路走下去。
更重要的是怕麻烦。
顾家一时之间在村儿里成为了名门望族。
这年头村里要能出一个秀才,那简直是积了大德。
连乔家两口子也准备了不少贺礼,两口子乐的合不拢嘴。
女婿中了秀才,儿子和闺女又跟着女婿在学习。
说不准他们家也能出俩秀才。
两个人一时之间对待女婿,越发恭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