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乡试(一)
等林云轩会到卧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他草草的吃了几口东西垫吧一下。看着床上酣睡犹自未醒的崔大牛,真羡慕这厮,能吃能睡的称之为睡神都不为过。
第二日林云轩发现康绍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在教导崔大牛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偶尔还在教导的间隙时不时的看自己一眼,啥意思嘛?老子脸上又没有花儿。这个时代的人真是变态,难不成你这厮也有那癖好?要不眼神怎如此的炽热,好像是爱极了的样子,眼神中充满着某种狂热的渴望,真他么的膈应......
赶紧关上书房的窗子,有点渗人呢。
现在范砚农给自己的要求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马上乡试就要到了,得抓紧时间温习一下功课呀。
朱尔文送给自己的那些读书笔记已经看个差不多了,昨日里范砚农又拿出一摞书本让自己研读。这是他的读书笔记,以及一些往年的试题摘抄和范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东西可不是谁都能看的倒的,寻常学子哪里会有这等的机会啊,这也就是范砚农、朱尔文这等大儒才有机会接触到。
两相比较着阅读,偶尔也自己摘一句圣人经典词句,模拟考试做一篇文章出来,拿去范砚农处求教。
学者虚心,教者费心。师徒二人谈经论赋甚为投机。古语有言: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范砚农仿佛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老一少谈古论今好不快活。他对这个徒儿太满意了,别看岁数不大,可是博闻强记没有他不知道的,偶尔有不通者,稍加点拨那立马就融会贯通,他哪里知道林云轩后世乃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士啊。
转眼已是八月桂花飘香的季节,中国科举的敲门砖乡试马上就要到了。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闱”。是有省里面出题,考试分为三场。每场考三日,照例第一场为八月九日入场,考试内容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部儒家经典中各出一题,而且要求每一题字数在两百字以上,另外在加试一题五言八韵诗;八月十二日为第二场考试,考五经文一题,是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随即选一题,这是要综合考量学子对五经要义的掌握程度,如果你偏科,那非常的sorry,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完蛋了,如果你运气好出的题是你所熟悉的,那恭喜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八月十五日为第三场,考试内容为策问五道。这是一种以问答形式的考题。主要问的是经义和政务之事。这就要考量一个学子的学以致用的功夫了。于后世的论文答辩有所类似。
如果这些你都能通过考核,那么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恭喜你已经正式的进入大明的士大夫之列了。如果你能夺得魁首或者前三名那么更要恭喜你了,你有直接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资格了。乡试不同于童子试,这是一个竞争尤其激烈的地方。童子试就相当于后世的升高中,而乡试则相当于高中升大学。这是进阶士大夫的一道桥梁,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后世的大批莘莘学子参加高考的景象就可见一斑。
连日来的苦读,范砚农很满意。他也不是拘泥不化的夫子,也深知劳逸结合的好处,今日就放了林云轩的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