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乡试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事情。童子试一般都是由本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主持的,但是乡试则不然。一般都是固定的时间段开始考试,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否则雷打不动。若遇到皇帝陛下圣诞,或者登基这些重大庆典,这个时候如果皇帝开科的话称为恩科。但是这是很少见的现象。一般乡试的主考官都是由朝廷中央下派的官吏充任正副主考并有当地的官员组成的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不过当地的官员和学政根本就是一个辅助作用,根本进不了核心,这也就大大避免了当地乡绅和官员沆瀣一气作弊之风。这也可见朝廷对乡试的重视程度,毕竟是一个国家的抡才大典,这是一个贫寒学子进入士大夫之林的独木桥,千人争流,万人竞舸的场景可以想象的到。截止到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也就是和当地的官员先联欢一下,熟悉一下,好继续下面的工作;凡内外帘官都要入宴。宴毕,内帘官进入贡院后堂内帘之所处,监试官开始封门,内外帘官绝对不允许和外界互相往来,内帘官除了批阅试卷没有别的任务,外帘官则负责监考,弥封,誊抄试卷。另外正副主考官则相互监督,以防作弊。为什么科举可以纵横上千年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相对来说绝对公平的选拔,贫寒和富家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可以入仕。
八月九日的秋闱大典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到了。这一日,林云轩穿戴一新,在崔大牛和康绍的陪伴下来到贡院。
乡试的考点是一省之最高学府贡院。
据史载江南学风昌盛的省份贡院有考棚两万多间,可容纳两万多考生同时考试。杭州府亦属江南,不过这个时候的贡院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一万多考棚还是有的。经过重重检验过关的林云轩进入考场一看,我靠,这眼前的景象简直是叹为观止,这比县试的场面大了不是一星半点的。古兵者有云:“将士过万,无边无沿”,这还说的只是人,单纯的人过万的场景,眼前的景象可是号舍过万你就想是一个什么场面吧。入目之处皆考舍,号舍又称为号棚,每一排号棚皆有兵丁和负责的官员巡视在侧,就算是后世的林云轩经过高考的场面,可是跟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此刻在排队等待着引领的兵丁,因为号棚实在是太多了,号码也纷繁的很,一般的人到这就迷茫了。
前面两个学子相视一笑:“我等儒学会子弟,以后要相互关照啊,莫要辜负俞夫子的悉心栽培,我等共在其门下连理相依,唇齿与共还是要滴。”说着彼此嘿嘿一笑。
“我靠,儒学会?咋听着这么耳熟捏?还俞夫子,草了,莫不是俞宜之这货吧。前几天刚在范夫子面前告了老子的黑状,要不是咱巧舌如簧辩驳的范夫子无言以对,颇为赞同咱的想法,还不知道后果是什么呢?娘希匹,咋就听着这两货的对话有什么不对捏,好像对自己高中颇为自信似的。他不禁联想到之前步子长这厮硬拉自己进儒学会时候所言,这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难道儒学会的手敢伸进乡试里面?这可是舞弊啊,一旦捅出去这可是惊天的大案,人头落地算是轻的了,弄不好会抄家灭族的。这儒学会真敢如此做?那这背后之手伸的未免也太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