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都没想到,估计大多数学子也不会想到。因为一般的考题是不会出这么简单的,出题者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他们通常都是从注释里找句子,越偏僻越生冷越能把考生难倒方能显得出其水平,当然能答上来者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学富五车,学识渊博。
第二题是中庸替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是说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人们已经长久的缺乏他了。”这是考一个人的品性啊,那就看大家各显神通谁能写的花团锦簇以自证品性高洁了。
下面几题林云轩大致看了一下基本上都能从朱尔文和范砚农处找到答案。靠之,老子没想到都读过类似的文章,这他么的算不算是作弊啊?
随即自顾自的摇了摇头,这就是天助我也,老天爷都帮忙还说什么啊。再说了又不是朱尔文和范砚农出的题对吧,他这样安慰自己。
最后一道五言八韵诗,要求写秋季美景。这不要太简单了,林云轩暗自窃喜。
先做最后一道题吧,后世考试经验:先拣会的容易的做,有难度的放后面。于是一篇赋得山居秋暝热乎乎的出炉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构思奇特语句轻快朗朗上口,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景色。本是大诗人王维的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可是谁让你们都没有了呢,咱也只能不要脸做那文抄公了。
工工整整,林云轩一笔一划用馆阁体写的。写完有点小得意。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将近中午了,腹中有点饿,反正时间还长,三天两夜呢。吃点东西先。
拿出馒头和肉片放在炭火上烤一下,时间不大一股烤馒头和肉的香味飘出了号棚。
我靠,谁这么不靠谱?麻蛋,这个点儿就吃上了?简直是有辱斯文,这可是国家的伦才大典,这关乎我等学子的命运前途啊,这尼玛太不靠谱了。
难不成这厮已经放弃了本场考试?左右和对面号棚之人看到林云轩是一个孩子,难免摇头叹息,哎,孺子不可教也。能以孩童之身取秀才功名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怎么就这么没六捏?真真是气煞我等也。
饿了就要吃是林云轩的想法,管他别人怎么想,自己肚子喂饱先,这就是民以食为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