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材不瘦不胖,普普通通,青袍裹身,束发冠笄,目若星辰,成熟而稳重,潇洒而有风度。
若不是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道袍,人们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儒,而不是武术界的人物。
但落在观看者的眼里,却绝对不是这么一回事,旁观者的境界,丝毫不比那练功的老道士弱,他的眼光早就可以剥出一些浮华而世俗表象。
他可以看出,这个男子的白发是因为所有精气聚集一点,造成的衰老。
古时候就有丹道高人,不到20岁就白头,更进一步,还丹壮大之后,气血充盈全身,那人就会返老还童,逆生长。
除此之外,此人体内隐隐约约发出一阵阵的毫光,呈现五色。当然,这毫光不是真正现实中的光,而是心灵感应中的毫光。
拥有第六感的人,闭上眼睛,可以看到此人身躯被一层五色光圈环绕,就好像画像之中的菩萨脑后光圈。这是一股气场,也是一种境界。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清风老道,十年不见,你又有进步了。十年前你的头发还是全白的,十年后,你的头发已经变成半黑半百了……一旦你的头发全部变成了黑色,那代表你迈出了那最后一步,达到了和你们开山祖师同样的高度。”
说话的是一个心宽体胖、慈眉善目的和尚,他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僧袍,披着一件朱红色的袈裟,左手拖着一个紫金钵盂,右手持着一根的九锡禅杖,声若洪钟,响彻云霄。
“彼此彼此,玄慈老和尚,你这十年也没有白活。
刚刚那句话,舌灿莲花,精神境界之强,就算那些初入天人的武者,都会被你影响,导致心神动摇。
你靠近我所用的身法,更是步步生莲,巧妙的溶于这天地之间,就连我也是在你距离我五十步时,才有所察觉。
想来和我一样,你也应该感受到了那个瓶颈,只要再进一步,就能比肩当年的达摩,成就武神了吧。”被称为清风子的老道士,瞥了一眼老和尚,淡淡道。
原来这谈话的两人,竟是当世最有权势的两人,少林和武当的掌门,四绝之中,功夫最高的南僧和北道。
“是啊,我们两人,都是只差临门一脚,就能突破那层境界,成就武神。希望这次泰山论剑,能让我们有所收获!”玄慈的目光深远,语气之中尽是仅为罕见的带着一丝希冀。
“自我祖师张三丰真人,成就武神之后,圣元大陆已有千年不曾有武神出现。
两百年前,祖师临终之际,定下了这泰山论剑、以武会友的基调。其根本目的,不是像世人所知的那样,给天下人排出名次,而是希望后世的武道,不要没落。
这天底下最为顶尖的武者,能在互相交流切磋的过程中,有所进步,追赶上先人。
如今两百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后辈弟子虽然不肖,却也是时候完成祖师老人家的遗愿了!”从清风子这句话中,可以听出,这个活了一百五十多岁的老人,对自己这次突破,有着极大的信心。
“是啊,一千年了,也是时候出一个武神了,不然这武道,恐怕会越来越没落。”玄慈的言语,虽然没有清风子那样有力,但若是有人站在他身边,就能从他的语气之中,能听出强大的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