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锡思听见后点点头:“你既然认了这印书就好,灵儿,你将陈黄米递给我。”
梅若灵将她刚才从江天衣手上接过的袋子递给了叶锡思。
叶锡思请梅若灵将称重的托盘拿过来。
梅若灵也照做了。
这时候繁缕等人才明白,二太子插手这件事到底是为了谁。
二太子始终皱着眉称重:“差了二两还多。印书上可是写的清清楚楚,兹文宣公主赠黄米五两,现在黄米短了许多。
繁缕大人,刚才是你把江郡主的米袋碰撒的吧?”
繁缕四处张望,想找人帮她辩解,这时候秦国和金国的两个女官赶紧闪开了,谁也不敢出来帮忙作证。
二太子已经有了决断:“既然是你碰撒了江国女官的黄米,那就由你来补上,繁缕大人,你听见了没有?!”
二太子在最后一句加重了语气。
繁缕真的是冤的满脸冒苦水,她不服,可是她一没证据,二不占理,现在印书也认了,她怎么能找到借口?
繁缕顾不上那么多了,赶紧下跪给二太子赔罪:“太子殿下恕罪,臣是无心之失,臣今日要为昕薇公主报名,臣过后一定将黄米给她补上。”
二太子可不想听她找借口:“今日日落之前就得补上,昕薇公主的报名固然重要,江国郡主的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繁缕还不服气:“可是她的米本来就不够!”
梅若瑶非常大方的打开了自己的米袋说:“我刚才和我姐姐都已经给天衣姐姐抓了一点,你干嘛这么小气?
再说了,黄米是你碰撒的,你凭什么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之前够不够跟你有半点关系吗?
再说了,哪有女官敢不多带一斤黄米以被路上折损之用的?让你今天补齐就补齐,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理由?
不知道这里是天阙楼吗?!”
梅若灵把张牙舞爪的梅若瑶拉到身后说:“天衣姐姐德才兼备,六年间游历七国,收养孤寡,心中记挂着天下百姓疾苦,德才兼备,所以她写的策论天下第一。
论文采,她是各国公主、郡主之中最有资格报名参加太子妃大考的人。
繁缕大人,你要是不服,就让你家公主在大考中尽力表现就是了,可你在这天阙楼里翻白眼,打翻她的米袋,是何意图?你若是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就就是无端的坏了天阙楼的规矩。”
繁缕无话可反驳。
梅若灵抽出戒尺敲击铃铛:“我是天阙楼掌律女官,现罚华国繁缕一等女官补齐黄米,另外要再上交二两黄米于天阙楼,以示警戒。”
繁缕值得忍着脾气应了下来。
二太子指着梅若灵的黄米说:“繁缕、长笛,你们听好了,秦国并非天下唯一出产黄米的诸侯国,我大邺北境现如今也出产黄米,今日笠泽郡主、颍川郡主报名所用之黄米,乃大邺黄米。
郡主赠与江天衣之黄米,也是大邺黄米。
长笛大人,你大可不必再说其黄米来路不正,或者你秦国并未上贡多余的黄米于大邺,大邺黄米也俱登记在册,每年出穗如何由我和我皇兄亲自过目,与你秦国无干。”
长笛一脸惊诧,大邺已经百代未种出黄米了,如今是怎么种出来的?
这话既然从太子口中亲自说出来,那便绝不可能是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