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营地里死气沉沉,每个人都衣衫褴褛,甚至遮不避体,瘦的皮包骨头,都脱相了。
很多流民躺着一动不动,似乎连呼吸都感受不到,也不知道还活着没有。
婴儿饿的头大身子小,连哭都哭不出来,他娘却没有奶水,甚至没有娘。
小孩失去活泼,小小的眼睛里没有一点神采,又脏又瘦。
老人很少,估计早就饿死了,妇女也很少,要么饿死,要么卖了换吃的。
青年没有一丝生气,对未来的人生没有希望,只期待眼前能有好心人施舍点吃的。
王朝末期的百姓,怎一个惨字概括啊!
杨峥蹲在一个家口少,只有儿子的青年面前,他的骨架比较大,以前力气可能不小,若将养一段时间,可能成为彪形大汉。
有家人,才有顾忌,才会安心做事赚取生存资本,不然杨峥怕自己镇不住单身汉子。
“兄弟,哪里人?”
青年有气无力道:“山西大同的,好心人给点吃的吧。”
杨峥问:“你有手艺吗?以前做啥的?”
青年道:“俺只会种地。”
杨峥道:“把你儿子卖给我,你儿子能活下去,你也能活下去。”
青年眼睛里稍微有了点神采,是愤怒。
“俺不卖儿子!”
杨峥赞许道:“好样的,我在招护院,来给我做事,管你们父子吃穿住,来不来?”
青年疑惑问道:“你刚才?”
杨峥笑道:“刚才试探你呢。”
青年大喜:“来!以后俺父子俩就跟着少爷了!”
杨峥道:“好,等下跟我一起走。”
走几步,发现一对姐弟,姐姐脸型很好,估计长得不难看,只是脸太脏了,看不出来。姐姐大概十八九岁,弟弟小两三岁。
“小妹,我家里缺个跑腿的,让你弟弟给我做干弟弟,我给你一百斤米,你和你弟弟都能活下去,怎么样?”
小姑娘摇头用山西话道:“俺不能卖弟弟,大哥你看俺咋样,把俺买了吧?俺吃的少,会洗衣做饭。”
杨峥赞道:“好姑娘,刚才试探你呢,我家里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的,也缺护院,你们姐弟俩都跟我走吧,管你们吃穿住。”
小姑娘眼睛发亮:“俺们姐弟俩不能改姓。”
这小姑娘,有意思。
“不改,不改,我还要找人,你俩等下跟我走。”
杨峥问了一对夫妻,他们犹豫一下答应卖儿子,摇摇头走开,又盯上一家五口,青年大概三十来岁,有老母亲、妻子、一双儿女。
“兄弟,哪里人?”
青年道:“陕西阎良的。”
杨峥道:“老乡啊,我三原的,离着不远。兄弟我在这边还算过的下去,把你儿女给我养吧,都是老乡,保证把你儿女养大成人,你们一家也能活的下去。”
青年犹豫一下道:“这是俺大哥家的娃,俺们不卖娃。”
“你大哥呢?”
“找食去了。”
“那等下我来找你。”
又问了几家流民,愿意卖孩子老婆的不要,不愿意卖的要,那个青年回来后不卖孩子,一家六口都要。
最后招了六户人,能做护院的青年有七个,那个少年勉强可以做护院,一个十七岁姑娘,外带三个年轻妇人,两个老人,十个孩子,共二十三人。
青年骨架都比较大,养好后必然孔武有力,应该能保护好家里和自己兄弟俩。
这些人还算好,至少不会卖儿卖女卖老婆,拖家带口的也好控制。
其中一人会铁匠手艺,一人会木匠手艺,两人会泥瓦匠的活,以后要做什么了有人帮忙。
这些人饿的没啥力气,艰难地跟着杨峥进城,城门口处杨峥给他们交了一人一文的入城费,塞给卫所兵一把铜钱,这才进城来。
李大志煮了两锅浓粥,带回家后先吃粥,吃到七成饱。
有点力气后轮换到客厅用浴桶皂基洗澡,换新衣服,旧衣服被褥里有虱子跳骚,破破烂烂的直接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