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得改进一下,要么使用滑轮组省力,要么使用铁葫芦省力。
滑轮组是用绳子穿过几个滑轮,能用较少的力拉动较重的东西,一般人力使用五十斤力,能拉动两三百斤重的东西。
铁葫芦不是葫芦,而是一种钢铁齿轮结构的吊运工具,齿轮咬合转动,使用一圈长铁链驱动齿轮,通常一根吊链,一圈转动的铁链。
拉动驱动的铁链,吊链吊着重物上下升降,松手时齿轮卡住,重物不会掉下去,只有拉动驱动的铁链时才会升降,松手即停。
一般用四五十斤力气,就能吊动一两吨重的东西,比滑轮组更省力,到时候看哪种更适合升帆转帆。
启新号开进大海,顺风向东南航行一会儿,没什么问题,张鹏下令全速前进,测试船速。
“船速十六里。”
“船速二十二里。”
“船速二十六里。”
“船速四十里!”
“船速六十里!”
“船速八十一里半!”
张鹏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水罗盘、少漏、燃香、水砣、记速板、牵星板、针路簿等导航计速计时设备应有尽有。
少漏、燃香、水砣、记速板相互配合,不停计算航速,并大声报出来。
五十多岁的人,老成了七十岁的样子,背都有些佝偻了,牙掉了好几颗,依然头脑清醒,计算快速,中气十足地吼出来。
船速提升很慢很慢,开出椒江时才四节左右,半小时过去,才提升到全速,每时辰81.5里。
杨峥等了近半小时,才感觉到劈波逐浪,迎风飞驰般的速度与激情,差点把出海的新鲜和好奇消耗光了。
拿出纸笔计算一番,明朝一里576米,每时辰81.5里,每小时40.75里,23.47公里,一节等于1.852公里,航速每小时12.67节。
这还是今天风大,顺风满帆,补给物资不多,启新号比空载状态重量还少时的航速。
张鹏兴奋道:“公子,船速到顶了,这船速太快了,足有八十一里半啊!比寻常福船空船快了近二十里!”
杨峥问道:“张伯,寻常空船船速六十多里?”
张鹏点头道:“对,最多不过六十五里。”
65里,也就是10节左右。
杨峥再问:“张伯,以你经验估计,若装上重量差不多的货,顺风船速能有多少里?”
张鹏想了想道:“公子,若装的货不多不少刚刚好,船速应该有六十五里至七十里,除了小船外,老头子一辈子没开过这么快的大船。”
65-70里,以67.5的中间数算,航速19.44公里,10.49节,一般叫10.5节。
标准排水量顺风时速10.5节,比预计的慢半节,也很好了,一天16小时能航行311公里。
当然有好几个因素制约或推进船速,风大时吹动风帆给船提供的动力大,航速快,风小时航速慢,无风时只能停下。
顺风时风帆受力方向最好,航速快,侧风时航速慢,逆风时船倒退,或走之字形绕路缓慢航行。
空载时船重量轻,航速快,标载时船重量合适,航速不快不慢,满载时船重量重,航速慢。
海里还有海水流动和洋流,海水正常流动速度慢,洋流可以理解为海水里的河流,按季节在洋流通道中流动,洋流流速比别的海水流速快很多。
若能找到顺水洋流,洋流的海水流速快,能给船加快1-3节的航速。
顺风顺水时条件最好,航速最快,是船只航行最理想的状态。
一般不会逆风逆水航行,逆行洋流有范围,傻子才跑进逆行洋流里航行。
杨峥再问:“张伯,那装的货刚刚好,顺风顺水时船速能有多少?逆风静水时船速能有多少?”
张鹏心算了一阵道:“顺风顺水该有七十五里,逆风静水走蛇形,该有三十五至四十里。”
杨峥又计算一番,75里约等于12节,35-40里约等于5.8-6节。
排水量480吨的启新号,平均侧风静水9节航速,7根桅杆的风帆动力应该有170马力左右,风帆动力还真不能小瞧。
风帆船和有发动机的船各有优缺点,风帆船的动力来自于桅杆和风帆,没有发动机和燃料,也没有发动机和燃料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