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宁王是一副怎样的作态,但事情出在平平津是他的封地却是不争的事实。
若宁王没有牵涉其中还好一些,而万一宁王在这其中也扮演了某种不可您说的角色那就更加危险了。
调宁王回京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同样也是对宁王的一个试探,如果宁王不愿回京,或是借口拖延,那就证明了宁王很有可能与此事牵扯上了关系。
再一个军中的兵力部署,也得做出一些调动来。
在这个时候必须得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才行,万一裕王或是草原有异动的话,才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保卫京城。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惠康帝虽然也提及到了这一点,却没有与众臣在商讨。
大家也说了好几个提议惠康帝都没有表示同意或者否对。
这其中的一位无非就是对在场诸人或者说在场众人中的其中某些人产生了怀疑。
尽管惠康帝没有明着这样表示出来,但是众人都不是傻子,一时之间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而其中又以马文志最为明显,只不过他将心思隐藏得很好,半点没有露出来。
实在是今天惠康帝对他的态度太奇怪了,原本对于这一次平津的事情,按理来说惠康帝首先应该问的是他最为信任官职最高的左丞相上官洪才对,可是他并没有。
反而是询问了自己,若仅仅如此还可以说是偶然发生,可在他回答之后惠康帝在御书房大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再也没有对他说过一句话,甚至于眼神都很少,这就不能够不让他心惊肉跳了。
在众人都对平津的事情发表了看法之后,惠康定没有立即作出部署,反而是转头提起了今日太后的寿宴。
不知道惠康帝心中到底是如何想法,众人也只能随着一起将话题改变,除了唐景航仍然不满的哼哼。
不过没人理他就是了,他这副德性,众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中午的时候会看店,也没有放一行人回家,只是吩咐御膳房上了膳食众人分桌吃毕,又开始讨论其他的问题。
这也算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大昭实在是太大了,每天会发生无数的事情,惠康帝经常和群臣在御书房议事儿,往往不能够在饭点之前将事情处理完毕的话,就会留众人一起用膳,只不过几名中乘用膳的地点是在偏殿而非与惠康帝一起罢了。
前些年惠康帝也是会和臣子一殿用饭的,只是近些年就再也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终于在日头开始偏西的时候,宴会正式开始了。
这一次因为考虑到西戎人可能会进行刺杀,所以宴会的地点并没有在宽阔容易藏人的御花园中还是转到了流光殿。
流光殿之所以取流光二字,那是因为这座大殿四周都不知道个是琉璃摆设,加之四周砸了浅浅的沟渠引入清澈见底的活水,在灯光照耀下流光溢彩,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名字。
而将宴会放在这里举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流光殿四周十分的空旷,殿中也并无多少假山奇花异草等物遮挡视线,如果西戎人一旦出现刺杀的话,方便捉拿,不容易逃跑。
在进店的时候,唐华瑶就感觉到四周若有若无的几道视线,这倒不是周围夫人小姐们的大量,而是来自隐藏在暗地的侍卫们。
等到众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之后,才听到一声尖锐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