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协重新回到皇宫时,距离早朝的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刘协换上自己的龙袍,直接来到了早朝的大殿上。
见到陛下到来,所有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等到刘协走上高台,坐在龙椅上后,众大臣这才齐声喊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起身吧。”
对于留下今天推迟早朝的这一举动,大臣们都没有什么异议,众人也知道陛下是出城送皇后回乡。
“众爱卿可有事要上奏?”
刘协的话刚问完,法正就上前一步,躬身朝着刘协施礼后,才开口说道:
“陛下,臣有事要奏,前日陛下提议,重开恩科,为我大汉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臣回去后统计了一下洛阳和各个州郡的官员名册,发现其中有不少官员的年龄已高,确实不再能胜任他们的职务,所以臣请陛下重开恩科!”
法正的话刚说完,大殿之中就有十多名大臣上前附议,其中大多数都上上次科举时选拔的人才,当然,法正之所以在今日早朝再次提起这件事,是因为昨日刘协让卫庄给他送去了一封信。
而之所以让法正开口,是因为他是那批科举中选拔的人才里现在在朝堂之上官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而且还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官员的情况,由他开口,再合适不过。
重开恩科,朝廷中对这件事可以大体分为两派,其中一派是以法正为代表的科举一派,这派中的人,大多是上届科举出身,而另一派,则是以司徒王允为代表的的老派,老派人深怕自己的位置被取代,所以一直但对再开恩科。
“陛下,臣认为在这个时间重开恩科实在不妥,天下刚刚安定,还需要朝廷上下群策群力地共同稳定形势,这些官员之中虽然有些人的年事已高,但他们的位置却大多极为重要,若是换上新人,恐怕无法胜任。”
王允作为老派的代表人,自然站出来反对法正的提议,而在这之后,不少大臣也先后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多数反对重开恩科。
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对峙,刘协作为帝王,虽然他此时若是拍板重开恩科,那些反对的大臣们也只能认同,但这样做,无疑会使他们寒心,刘协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
就在这时,一直都没有表态的刘菜却是开口了,他说的话,还真有些超出刘协的意料:
“陛下,臣弟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协还真像回他一句:当讲不当讲的话,全部不当讲!
但作为帝王,这又是在朝堂之上议事,刘协自然不能这么说:
“永昌王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探讨一番也好。”
“臣弟以为,重开恩科并不是不可,洛阳城和各地州郡之中,确实有不少官员都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这样的人,只会是我大汉的蛀虫,重新选拔一批官员去替代他们,实在是大汉之福,百姓之福,”
说到这,刘菜顿了顿,话锋一转,继续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