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会稽城一事,虽然李家难逃其咎,但并不是李家一手造成的,而且在事后,李家也曾自主组人义军前往会稽城,也算是心有大汉,还望陛下从轻发落。”
法正的话刚说完,又有一群大臣们出声附和,作为刘协的学生,法正知道刘协心中所想,也自然想让刘协“称心如意”。
况且,法正也不仅仅是为了讨刘协的欢心,李家在江东几十年的时间,即便当初李清雪还没有成为皇后的时候,李家就是江东八虎之首,其势力和影响力,不止是江东,就是其它州府,也都有和李家关系不错的官员,若真的将李家“连根拔起”,恐怕会引出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刘协本想出言称赞一下法正,可话还没说,就听到王允这般说道:
“尚书大人此话大错特错!亡羊补牢,的确为时未晚,但请问大人,我大汉难道只是那羊圈?若遇事都可以将功补过,那我看,这大汉的律法,不要也罢!”
刘协的脸色极为难看,大殿之上的氛围也是冰冷了几分,王允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在痛斥法正,就连自己都被连带了进去。
刘协猛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处,开口喝道:
“我大汉是羊圈?那朕是什么?朕是那羊圈里面的羊么!”
此话一出,群臣皆是跪倒在地,王允亦是如此,天子一怒,谁也承受不起,即便王允的功劳地位再大,此时也只能闭口不语。
刘协生气归生气,但他不会对王允怎么样,若是真杀了王允,恐怕会引得天下官员人人自危,连一手帮助自己重夺大权的大臣都能杀,谁还能真心为刘协效忠呢?
就在这时,刘协身边的曹植从自己的衣襟里拿出了他昨夜写好的奏章,跪倒在地双手呈给了刘协,开口说道:
“陛下,臣有本启奏!”
曹植把握时机的本事很好,刘协转头看向曹植,接过了奏章,大略看了下其中的内容,几乎没一点都很称刘协的心意。
“都起来吧,子建,你将你的看法,和诸位大人们说一说。”
有了刘协的这句话,殿中的众位大臣们这才重新站起身,纷纷看向了曹植,曹植开口说道:
“依臣之见,对于李家,应当一视同仁,既然会稽城被倭寇占据一事,的确与李家脱不开干系,那就将有干系的人按照律法处置,至于其他人,他们和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关系,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如此一来,既能明正律法,也能显示出陛下的宅心仁厚。”
曹植的奏章中写了很多,只不过其中的一些内容,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曹植只是说了自己的大致意思。
可仅仅是这个大致意思,就足够殿中产生很多反对的声音。
“不可!绝对不可!”
“若是这般,那以前那些被株连九族的人,岂不是成了含冤而死!”
“如此提议,简直是闻所未闻!”
议论声持续的时间着实不短,但刘协并没有阻止,他知道,若是不让这些反对的人将他们的话说完,保不齐他们就要背地里去说,那样,反而更麻烦。
就当众位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站在最前方一直没有说话的刘菜发出了声音。
“陛下,臣弟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