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目光犀利地说道:资料虽然很少,但是从细节之处,也能看出非常重要的东西。
双子星恒星系统自然有他的特点。
我们这些处在单恒星系统的文明,对他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没有太大的感触。
具体解释比较困难,说这些枯燥的内容也没有意义。
我用一个即不恰当又不准确的现象类比一下。就能把这个事情说得很明白。
它们的原理虽然南辕北辙,但其中蕴含的道理还是十分类似。听完之后,就应该能明白。
大树通常都有年轮。春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对树木的生长有利。
这时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新产生的细胞大而明显,导管又大又多。
因此,木材就显得颜色淡,质地松软。年轮就显得很稀松。
入夏以后,随着气温增高。雨量减少,而别是到秋天,天气渐冷,雨量更少,形成层活动减弱。
分裂出的细胞形状小,加上细胞壁厚,导管又少。年轮显得致密而坚硬,颜色也深。
每一年的交替作用,它会形成不同时期的年轮,长时间的交互作用,年轮就会变的层次很清晰。
周云笙听到这里,她突然反应过来,试探着问道:浩哥,你是在说由于双子星质量大小的不同。
它会引起围绕双子星系统运转的行星,它们也生像年轮一样的层次差。
李浩打了一个响指,伸出右手大拇指,赞赏道:云笙,你很厉害的。要相信自己也能清晰的理解,这种理科知识。
你看,根据我的提醒,你已经说出正确的答案。
双子星系统,两个恒星只不过是大小相近。
但它绝对不会是质量完全相同。
质量出现差异,它形成的引力。它就不像单恒星系统那样均匀。
必然会导致常年围绕它的行星出现密度差。
李浩又打开虚拟光幕,展现出原子机器人拍摄到的画面。
他指着看似有些纷乱,但显示的极为有条理的基本力场图片。
从这张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树栖身的行星,它的密度分成就极为严重。
这种规律性的密度分成,绝对不是行星诞生时形成。
而是长久围绕双子星体系运转,被不同引力压缩导致。
再看看这棵大树,它的密度分布非常均匀。
完全不是在双子星体系下成长起来。
一定是因为某种原因,转移到这里。在这里进行定居。
我从这个细节,推测出来,这个文明,绝对不是这个地方的原住民。
李浩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解释道:我之所以看出来这棵大树是一艘宇宙要塞,而不是天然成长的宇宙植物。
就是因为这棵大树附近,通信讯息太过频繁。
他们用一种特殊的引力波传递信息,这个信号极为规律,它堪比地球上的电磁波那样频繁。
一颗自然成长,孤独生存在宇宙中的大树。
它怎么会迁移,它上面能有那么复杂的通信波动吗?
这些仔细想想,就能把他直接否定。
所以我能确认,这棵大树一定是某个文明制造的产物,最大的可能适用于文明转移的宇宙要塞。
从种种迹象推测出,他们的文明等级,还要过我们人类文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