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姜桓还未起床,就有两队府兵开道,矗立王府门前!
整齐划一,行进有度,和地方驻军不一样,这只府兵,是真正上过战场的军队,曾经的征西军的精华老兵!
征西军,那是和大名鼎鼎的秦王打过仗的,那是真正的赫赫战功!
两队亲军,亲自迎接王崇德,整个洛阳都为之侧目,毕竟,这位总督,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
王家在洛阳这种遍地都是贵族豪强的地方,确实算不上什么大家族,甚至可以说是某些人眼中的肥肉,不过毕竟有王老爷子这位曾经的老将在,多少顾及一下。
只是没想到,不声不响的王家,既然能让天使动用这么大的阵仗,迎接一个……毛头小子?
当看见姜桓从王府出来,宋时镇亲自迎接的时候,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这不是那个蜀地写出《蜀道难》那个?就算有才华,何至于让位高权重的宋大人亲自迎接?
姜桓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坚决推辞“和舅舅同乘一骑”和“用舅舅的仪仗开道”这种居心叵测的邀请,坚持作为随行幕僚跟在后面。
宋时镇面露失望,只是没有在这一点强求。
他原本打算先在蜀地和洛阳长安一带先将自己这侄儿推出前台,等到有了足够名声,自然而然可以弄回朝廷。
可惜自己这侄儿太过机敏,不愿意涉身朝政之争,不过也罢,机会多得是,不急于一时,早晚他会知道,这条路没有人会逼着他走,可他最终自己一定会走上这条路。
虽说王家落魄,可是王老爷子在上撑着,王崇德这年轻一辈又深受宋大人赏识,不少人心思就活络开了,王家大门一时络绎不绝,登门拜访的帖子收到的比王家刚搬来那几天还多。
“如何做想?”宋时镇意味深长看着姜桓:“三军开道,满城空巷,只为了看你今日模样,这就是权势。”
姜桓没有作答,虽说自己是幕僚,可是不说话的自由还是有,就是在做参谋的时候不能一言不发,否则要遭受惩罚。
可惜宋时镇不打算让他一直作为进曹营的徐庶一般丢在一边,他是要推姜桓上位的,自然不可能给他长时间让他一个人摸爬滚打,直接就带进了大营。
这一举动,说重大,实际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可是进大营,实际上就是这一军的核心层了,有的人即使奋斗一辈子,也止步在大营之外,可是姜桓却无形间跨过了最大的门槛。
不过要说重要,也不算如何重要,实际上权利都在宋时镇手里捏着,要是不想让自己发声,一句话就能把自己按死。
姜桓悄悄左右打量,大营中多穿戎装,虽然这里是蜀地,可是过冬依旧较冷,因此早早就发下了棉衣戎装御寒,即使是将军,这一点也与普通士兵没有什么区别。
几位甲胄光鲜的将领围在一起,没有注意到宋时镇已经进来了。
姜桓看了几人一眼,不禁讶异,这几人气运都不俗,至少也是青色,这说明都有独领一军的能力,可现在这是全部在这做参谋?
姜桓悄悄看了宋时镇一眼,只见他命格中紫气和几人有所相连,顿时明白些许,原来宋时镇这紫气命格,和这几人竟然有所联系?
难不成,正是依靠压制这几人气数,因此被抬升,才成就紫气,位极人臣?
要真是这样,这舅舅就可以说是深不可测了,甚至是枭雄之流了。
只是气数之事复杂多变,难以一两句说清楚,姜桓看去,虽然诸将或多或少都与宋时镇有牵连,可实际各自独立,并非他想象中的抽取或者压榨。
这应该是寻常幕僚的关系,只是多了一层主公和臣子这样的联系。
姜桓一禀,自己这舅舅,显然是早就在暗中发展着自己的势力,不然这些人放在朝堂,各个都是能居上位的一方俊才。
不过在仔细看看,似乎又不是这么简单,那几人的气运融入军队洪流,一旦逸出宋时镇身边,却又被侵蚀消融,这是为体制所不容的表现,莫非这几人都是皇帝所恶,所以不得已才居于宋时镇幕府中?
“这是就大帅你要寻的俊才?”和其他人不同,一位副将模样的男人走上前,丝毫不惧宋时镇的气场,指着姜桓说道:“恕我直言,本将倒是看不出,这毛头小子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帅你兴师动众,用大军去迎接。”
宋时镇却没有接话,而是面带笑容看向姜桓。
姜桓一禀,知道这是考验了,虽然说宋时镇透露出和自己的关系,这人应该不至于继续为难自己,可是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了靠着关系进军中,这对于自己行事极其不利,所以要将此人折服,必须展现出来足以证明自己的才华!
姜桓朗声大笑,自信上前一步拱手:“在下王崇德,不知将军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