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道运天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 道之传也

第二百二十六章 道之传也(2/2)

 推荐阅读:快穿之蝴蝶效应今天也要守护你[韩娱]江南笙歌从木叶开始的仙人体帝少绝宠迷糊小妻男仆时代斗破苍穹之加列奥摄政王的宠妻日常绝世剑神危险来电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而所有来客,都来到了庭院中观礼。姜桓看到了刘宗周,没想到他竟然还是来了,当真是给傅弼面子。当然,也可能有着证明自己没有因为此前的纷争而受到影响的想法。隔着几十步的距离两人对视了一眼,姜桓欠了欠身,而刘宗周则是点头示意,观察着两人动作的人们,都是一阵讶异,都没想到两人之间看起来一点芥蒂都没有。

依照惯例,燕京城中派了一名中使前来宣诏,以示对老臣的眷顾。而这一位正是姜桓的熟人。

当一名身材高大、面色黧黑、下颌处甚至有几根胡须,看着一点也不像是宦官的中使宣读着诏书,姜桓心中就不免泛起一股荒谬的感觉,日后他可是罪魁祸首之一,眼下他每一次进步,都有可能是给大吴的坟墓上培土。

才几年功夫,魏越就能成为来傅弼府上宣诏贺寿的使臣,姜桓心中不无惊讶。身负皇命,出宫宣诏的中使,也分个三六九等,能给元老重臣,地位都不会低。以王元在宫中的资历,没有人比他更足了,竟然还是被放了出来,机缘未免太好了一点。

历史也在改变,魏越应该是没机会再封王了,眼下甚至能导致他封王的那一位皇帝都没成为太子。不过现在的魏越倒是显得意气风发,抑扬顿挫的将满是好话和套话的诏书高声念了一通。

领过诏书,傅弼带着一家老小谢过了天子的恩德,照常例将诏书在堂上供了起来。

圣旨接过了,客人也到齐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傅弼的寿宴。宴席采取的是分席制,基本上是两人一席,不过傅弼、刘宗周、作为天使的魏越,则是一人独坐。

上席之后,席位的安排主要是按着身份地位而来,除此之外,还有名望的因素。为了安排席次,傅家肯定是费了不少脑筋。人都争个名分,稍稍出点差错,就会得罪人。

不过姜桓则没有争,反而大加退让。他的地位在宾客中排在前几,只是他没有依从傅家的安排,坐到上面去。王元和韩齐不上座,他也便拒绝了傅家安排的位置。

“若是朝堂之上,自是当以故事、律法为主,以官品定席次。但此番宴席,并非朝堂,姜桓不敢居于长辈之上。”

姜桓摆出了尊师重道的态度,傅弼自然要成全。姜桓的位置被王元占了,傅家又调整了一下,让本来就被请到前面的韩齐与王元坐在同一席上,姜桓则与章成联席。

经过这一回,姜桓对师长的尊重,也是变得更加有名。章门望山的故事,曾经有人怀疑,但现在却是不会了。

傅弼的寿宴并不奢侈,前前后后也就十几道菜,但上门来贺寿的人们则并非为了吃喝。上前被傅弼敬了几杯寿酒,闹了一番之后,也就都散了去。

姜桓则是与章成回他的住处,方才在席上也说好了,要先看一看章逸夫的行状。

不大的房间中,姜桓拿着章成写好的初稿,直接就读了起来。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就算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放在眼前,姜桓也能畅顺的通读。

章成的文章虽然缺乏苏祁华丽的文采,也没有张太虚古朴中的韵味,但作为跟随章逸夫数年的亲近子侄,文字中自不缺真情实感。

姜桓一开始,本是边看边微笑点头,只是看到一半,却放了下来,板起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与叔……你写得还真好啊。”

姜桓变脸变得极快,方才还带着微笑,为着行状上出色的词句点头称赞,转眼间,就是脸挂的老长,如同冰雪扫过一般。

但章成神色上却不见有半点疑惑和纳闷,沉静如水的面对着姜桓充满怒火的视线:“不知鸣泽所言何意?”

“与叔你写的一篇好文,怎么还要问小弟?”姜桓像是听到了很好笑的话,呵呵笑了起来。就是他脸上的笑意,却是阴晦如朔日雨夜,看着就让人心中发寒。

章成寓居的是一间不大的僧院,院主听说都转运使姜龙图来了院中,便连忙亲自烹了茶汤来侍候。

只是当他端着茶小心的走到章成的房门前,乍看见房中姜桓冷至冰点以下的笑容,浑身就猛地一抖,往里面小心迈出的步子,立刻就退了回去,离得房间远远的,老和尚的心口还扑通扑通的跳着,吓得三魂七魄都散了一半去。

养移体、居移气,姜桓久居中枢高位,身为天家贵胄,又道临君位,赏罚皆由己意,这种气势,仿佛千万人的性命曾操纵于掌中,这股锻炼而成的威势,寻常人被他冷冷一瞥,也免不了要胆战心惊,更不用说他现在怒极反笑,眼神中都带了几分狰狞。

章成却一点动摇都没有,依然冷静如初,回视而来的眼神看不出任何畏缩。不言不语,等着姜桓的下文。

姜桓心头怒意更盛,声音却又更柔和了几分:“‘尽弃其学而学焉’,与叔,你写这句话时,当真手一点都不抖吗?”

行状中的这一句,说得是天武二年,章逸夫在洛阳设虎皮椅讲易。章惇,司马令夜访,经过一番对易理的深谈之后,章逸夫便撤下了虎皮椅,对来听讲的士人们说道,‘今见二公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辈可师之。’

这件事,虽然可算是章逸夫打了一次败仗,但写进行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章逸夫返回蜀地之后,卧薪尝胆,重研六经,俯仰而有所得,这才真正创立了蜀地关学一脉。

但章成竟然在行状中说章逸夫弃了自己之前的学问,而就学于二公。这一句其实是将关学说成了章惇一脉道学的一个分支,说章逸夫是章惇和司马令的后继,姜桓如何能忍——这是要挖关学的根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