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大典是正常举行,不过是换了个人而已,可到底还是君家人,百姓是不管新帝是谁,只要是个贤明的君主,能让他们安居乐业。
君嘉遇死了不到两日,君悠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登基虽然对他来说匆忙,可他早在先帝君懿还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准备好了登基的一切。
君悠野心满意足,太后笑颜如花,可座下的臣子却开心不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君悠野他是杀弟夺权,实在是无情无义,枉顾纲常,可另一方面却是担忧宸国的将来。
只是因为,君悠野正妻和妾室娶了不少,却无一人为君悠野诞下子嗣。
别说是皇子了,连个女儿,君悠野都没得一个。
但是臣子们可听说过,君悠野府中的小妾,曾经红杏出墙的,倒是怀上了一个孩子,只是那个孩子被君悠野杀了。众臣都怀疑,君悠野是不是不能生育。
若是新帝不能生养,那宸国将来便是没有了继位人。政权无人主持,将来宸国岂不是要危险了。
众臣看向突然被新帝君悠野重用的文兮王,他们都在想着,先帝就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没娶妻,可纳妾不到一日就被杀了。还有一个儿子,恐怕是根本生不出孩子来的。
那么文兮王呢?
他也迟迟没有婚娶,不知他能否担下为宸国生下未来储君的重任?
君初澈没有想到,臣子会在新帝登基之时,把储君的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众臣都觉得文兮王任务艰巨,既要领兵保护宸国上下的安危,又要担着宸国皇室子嗣的未来,无论从哪一点来说,他们都得保护文兮王的安危才是,绝对不可以让新帝将文兮王害了。
这一次,众臣竟然在心里默默的统一了意见。
可他们不知,不光是他们担忧储君这件事,就连当事人君悠野,也是无比担忧。
登基大典结束后,君悠野就对太后道,“母后,朕该要考虑扩充后宫,早点诞下子嗣才能安心。”
太后也道,“你要不也让御医给你瞧瞧,就算是——”
“母后!朕不信,朕会这么倒霉。别人都可以生养,偏偏朕不可以!肯定是那些女人的错!朕只要再扩充后宫,一定会有朕自己的子嗣的。”
君悠野打断太后的话,可太后心知肚明,怀不上子嗣恐怕确实是她儿子自己的问题。
她也曾经想过,为何别人都能生养,偏偏是她的儿子不可以。
太后沉浸在后宫多年,虽然没看穿先帝的虚情假意,可她还是猜测,是不是先帝为了报复她,而对她的儿子使了什么手段。
不会的,不会的,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
虽然她心里不大相信,先帝是这般的绝情无义,可理智告诉她,也许先帝真的会这么做,毕竟他外表宽容大度,实际上是个心胸狭窄的狠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