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像黑色雷电,有像五彩河流,有像死亡云团……种种威猛无比的圣级攻击由上面倾泻而下直击李玄河。
只见巨大的轰鸣声接连不断,青色巨石台阶上星火四溅,浓烟滚滚,唯独李玄河踪影皆无。
此时,李玄河已运用环宇时空腾挪避开了攻击,来到了祭台顶端。祭台上有个巨大的入口通向一个宏大而奇异的巨石建筑,李玄河直接闪身没入,解开其内古老图案的神纹,进入其中。
巨石建筑内极为黑暗、阴冷、幽邃,既有远古气息弥漫,又有幽冥死气汇聚。
如此恶劣且诡异的环境,使李玄河心生不安,步步谨慎。穿过内里一个神纹密布的拱形门廊,一个浩大无比的空旷之地呈现眼前,李玄河惊异地发现一个酷似月亮的“血色圆月“悬挂上空。
“血月“下方,分布着密密麻麻平整的巨石,巨石上方一个百丈高台,血雾笼罩,诡秘异常。
李玄河凝视着那轮猩红狰狞的“血月“,感应到一丝熟悉的气息,好像与进入浮岛时经过的那座由水瀑形成的血色湖泊同源,同样的让人感到神秘、危险与恐惧。
李玄河顺着血月的光华,向百丈高台走去,血月散发出来的“月光“,化为雾状,向下方垂落,一缕缕血雾光华,既像锁链,又像瀑布,映在青色巨石和百丈高台上发出诡异绝伦的妖艳光芒。
正当李玄河要攀临百丈高台,忽然有琴声从高台响起,时而委婉细腻,似无尽岁月,过往云烟;时而奔放豪迈,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时而嘈嘈切切,如珠落玉盘,荡气回肠;时而意境幽远,似高山流水,汩汩流淌。
李玄河一边仔细聆听着琴声,一边徐徐攀上高台。及至立于高台之上,凝神注目,才发现抚琴者竟是缠绕在一把黑色木琴上的血月光华。
李玄河未拂扰琴声琴意,轻选高台一平整处,盘膝而坐,衔箫吹曲与琴音相和。
李玄河的音韵之道,深得不周老人和傅青扬的三味,箫声之意彰显品性高洁,淡泊明志,洒脱大气,豪放不羁。琴曲相偕约半个时辰之后,血月光华光芒骤盛,高台四周投射出一幕一幕血色画景。
画中场景,先是从一黑袍眉目疏朗之男子与一白袍丰神俊毅之人谈琴说道始,到江湖游历谈天说地琴箫相偕,至生离死别琴箫永绝,再至舍生取义琴箫相随,终至琴箫之义憾天恸地永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