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轻叹口气:“我劝过陛下,很多人都劝过陛下,让他别对太上皇太过苛刻,可越是有人劝,陛下就做的越过分。”
“从北狩回来以后,太上皇早对皇位没有了想法,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好下半生,但陛下不信,有多少人为他求情,陛下就会有多少份猜疑,他怀疑朝臣们都是太上皇的臣子,都想让太上皇复位,都没有忠诚于他。”
“而对太上皇日复一日的折磨,正是因为这些猜忌,太上皇活在烈狱之中,心中的不愤懑和怨恨也只会越来越深,陛下还在壮年,或者怀献太子还活着,那太上皇只能隐藏好这些情绪,但如今陛下病重,太子的人选是太上皇的儿子,他难免会生出别的想法。”
郭义生静静听他说完,才开口道:“那于尚书对太上皇复位一事,怎么看?”
于谦沉默不语,起身去给自己倒了杯茶。
他轻轻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才说道:“凭心而论,太上皇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不差,甚至可以说颇有手段,若没有宠信王振那些小人,若没有打那场战争,他很可能是一位功垂千古的明君。”
“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他打了那场战争,让几十万精锐将士葬身于土木堡,让瓦剌的部队兵临京城之下,让大明差点失去半壁江山,这些都是他绕不开的污点。”
“一位天子,在异乡成为俘虏多年,回到家乡以后又称为囚徒多年,每日遭受非人的待遇,这些或许是他应该受的,或许也不用这么残忍。”
“但不论他遭受了怎样的报应,不论他有怎样的治国手段,他都不应该再重新登基为帝了。”
“天下臣民,没有人希望这样的帝王重新上位,我于谦也不例外。”
“连当今圣上,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那日他召见我,除了嘱咐立沂王为太子一事,还让我要盯紧太上皇。
“既然没有天下归心,何谈九五之位?”
郭义生开口道:“我也于尚书一样的想法,我也不想看见太上皇重登帝位。”
于谦说道:“我本以为兴安是最稳妥,对陛下最为忠心,却没想到他竟然早就私通了太上皇。”
“知人知面不知心,兴安或许平日里算个好人,但他也会有阴暗的一面。”
于谦微微皱眉,问道:“你不会又答应了太上皇后,要为他们出谋划策吧?”
郭义生笑了一声,拱手道:“于尚书高才,一猜就中。”
“在石亨身边潜伏,已经是很危险的事情,而太上皇身边更加危险。”
“是他邀我入局的,我没有理由拒绝。”郭义生岔开话题,“既然我们都不想让太上皇重登皇位,不如先聊聊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步就可。”
“怎么做?”
于谦又叹了一口气,似乎不太想说这个办法。
但犹豫半天,他还是开口道:“我只需要找到陛下,说一点他和石亨密谈过的话,就行了。”
郭义生一点就通,立马明白道:“陛下和石亨密谈,除了他们两个,只有兴安知道,若你能知晓,那陛下只会怀疑是兴安传出去的,兴安说不定就惹来了杀身之祸;而太上皇他们的一切依靠都是兴安,他一旦出什么事情,太上皇也无法翻起风浪了。”
郭义生忍不住起身击掌赞叹道:“于尚书一下切中要害,好毒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