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预备役管理局
整军之风,一夜之间吹遍济阴。
以周盛为核心的济阴现役第1团,和以叶清玄为核心的近卫第1团,两个领导集体动作极快。
转职预备役、改编后的两个新生团的举荐军官名单,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到来,便摆于萧绍瑜书案之上。
萧绍瑜一夜大战三百合,起得还挺早,已在伏案办公了,不得不说他的精力不是一般的旺盛。
按照三三制的配置,一个预备役团排以上军官便需93人,六个预备役团排以上军官总数便突破了500人。
考虑到转职预备役的军官人数,萧绍瑜决定班长、副班长一级从预备役战士中产生。
这既是对刻苦训练、成绩优异者的奖励,借此激发预备役战士大练兵的热情,又可解决军官不足的问题。
“预备役团级领导班子,尤其是团长和团政委,任用须格外严格。
东阳先生,周盛他们举荐的这些人,你可亲自核实过战功、履历,是否有不妥之处?”
萧绍瑜的目光,锁定在预备役候选军官名单,他对这个任命十分重视。
“下官已认真核实,并在军中走访谈话,周团长三人联合上报的这份举荐军官名单,并无不妥之处。”
事涉军权,李东阳同样格外重视,自然会慎之又慎,而且这也是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考虑到南康王府,对济阴郡内一切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为了强化这种领导力,萧绍瑜觉得有必要将预备役正式纳入王府直接管辖。
这个问题他已经考虑多日,此刻已是成竹在胸,遂朗声说道:
“王府即日成立预备役管理局,负责管理郡内所有预备役团,局长由伯勋出任。
周盛和叶清玄报上来的举荐军官名单,本王原则上同意。
通知下去,今日午后未时名单上的所有人集中到政治训导处,本王亲自发布军职任命。”
“下官这就去通知。”
李东阳当即领命,不敢稍有怠慢。
萧绍瑜决定亲自任命,是有意与幕下诸将正式见见面。
展现个人魅力,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的同时,他也是为了在诸将心中,明确自己对济阴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殿下,李逸回来了。”
李东阳走后不久,履新的范伯勋入内禀报。
正在准备发言稿的萧绍瑜,抬起头,明眸之中有种并不明显的震惊之意。
李逸的突然归来,可能意味着京中巨变,太子已然走出了最后一步。
这极有可能是受到,赵乾坤再度行刺失败并被俘的影响。
一时想到很多,萧绍瑜感到有些头痛,遂不再多想,说道:
“带进来吧。”
与其推测耗神,不如当面听听李逸的汇报,毕竟他是从事发地归来的。
透过萧绍瑜表情的凝重,范伯勋意识到李逸的归来不同寻常,他转身快步出堂,须臾之后引着风尘仆仆的李逸入内觐见。
“殿下,太子殿下已停止筹备僭越登基事宜,并停止检举、党同伐异,还法办了伪谢领军。”
谢韬的中领军之职是太子私授的,故李逸在其前加了一个“伪”字。
听完汇报,萧绍瑜对京中态度掌握清晰起来,他对太子的悬崖勒马既感到庆幸,又有一点失落。
太子不在京中作乱,两军阵前的梁帝便无后顾之忧,是为庆幸。
至于失落,太子没有走出最后一步,便意味着他仍有保住储君之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