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决意兴建睢陵外城
萧绍瑜对李景轩的任命,也是出于器重,身为父亲,李东阳自然为儿子感到高兴。
同时,这个任命也意味着,李景轩在睢陵纸官任上的作为,萧绍瑜是很认可的。
比起选用冶炼署署长,冶炼署选址的难度无疑是更大的,想做到绝对保密谈何容易。
李东阳将睢陵城内可用之处想了个遍,都不是很满意。
萧绍瑜对睢陵城的定位是通商口岸,商业自然是主旋律,属于工业范畴的冶炼署并不适合选址于此,兵器署亦然。
萧绍瑜已有预案,只是这个预案不一定能取得李东阳的认同,而且大概率会惊吓到他。
“本王准备兴建睢陵外城,将军营、冶炼署、兵器署统一迁至外城,也可以说,外城将被打造成军事专属区。”
萧绍瑜还是将胸中的宏伟蓝图说了出来,不如此他不认为军事机密能长期处于绝对保密状态。
“殿下,不可啊!济阴财力肯定无法支撑如此浩大工程!”
李东阳果然被惊得不要不要的,之前他主持了修缮睢陵城池,所耗折钱已有数千万钱,若是兴建外城,投资规模必然过亿,南康王府的家底是折腾不起的。
若非济阴钱庄开业在即,萧绍瑜也没有这份自信,而且这种工程投入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非一次性投入,其间便有了腾挪空间,控制好节奏是可以兼顾鱼与熊掌的。
萧绍瑜微微一笑,示意李东阳稍安勿躁,后剥丝抽茧:“可以先划定外城规模,并作出详细规划,在指定区域将冶炼署、兵器署、军营建起来,外城城墙可以缓建。”
济阴钱庄的金融属性,受限于时代因素,李东阳的领悟是不可能太深入的,在这方面萧绍瑜不宜说得太多。
他能拿出来劝服李东阳的,只有放慢工程进度,延长工程周期,降低钱粮周转的困难程度。
而他作出这一决定的前提条件是:魏军不会对建在外城,尚无城墙保护的冶炼署、兵器署,构成威胁。
当然,出于谨慎考量,两署本身要建有外墙,具有坞堡级防御功能,如此也可将军事化管理理念彻底落实。
闻言,李东阳长长出了一口气,深觉作萧绍瑜的大管家太刺激了,持重如他竟也屡屡受到惊吓。
他还是不放心,叮嘱道:“下官势必要精打细算,统筹济阴全郡各项政务,施工期间希望殿下能够谅解并配合下官。”
萧绍瑜一听就懂,李东阳是怕他催款太急,或者再上项目,打破财政平衡:“东阳先生放心,过段时间你会收钱收到手软的,呵呵。”
不解释,保持神秘,萧绍瑜笑得很纯很纯。
通商口岸一经确定,他便即刻成立济阴海关,梁魏两国巨商大贾云集,济阴海关充分发扬雁过拔毛的敛财精神,收益必须高高的。
这是济阴钱庄之外,他的第二张强横底牌。
李东阳调查过济阴郡内铁矿,他面色稍现凝重,沉声说道:“距离睢陵最近的一处铁矿,原本登记在沈文的名下,随着沈文入狱,郡衙完全可以收回开采权。
然而今日下官派人前去接收,发现铁矿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占据着,并让下官所派之人传话:不要打铁矿的主意!”
济阴境内,还有人胆敢威胁官差,难道他们不知道萧绍瑜的手段么?
不知道肯定是不可能的,依然如此嚣张只能说明他们是有背景的,有所依仗。
太子在济阴郡的门人,萧绍瑜都毫不留情的收拾了,难道他们的背景比太子还强么?
萧绍瑜直接排除了梁帝的可能,仓促间却也猜不透对方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