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济阴庄票样品问世
税警总署组建程序交代完后,范伯勋便告假离开了,他去了预备役管理局办公室。
因为萧绍瑜有王府和郡衙两套人事班子,为了便于办公,他将郡衙大堂所在的前院分配给了郡衙诸官,二堂所在的中院分配给了王府诸官,他在二堂办公,后院则是他的生活区。
通常,前院郡官是不能直接进入中院的,有政务要请示或者汇报须拟好手本,通过门子送入中院二堂,并等待召见。
李东阳是萧绍瑜与郡官的联系纽带,他在前院、中院都有办公室,前院郡官也可通过他向萧绍瑜转呈奏事手本,小事则直接向他汇报便是。
实际上,前院郡官也接触不到核心政务,主要就是处理民事诉讼,刑事案件侦办、审理,维持治安,张贴布告,管理郡牢,与各县往来行文。
像军权分别归入济阴军统帅部和预备役管理局。
租调绝大部分归入屯田署,只有居住在郡城、县城中的百姓应缴租调,仍归郡衙、县衙征收。
城中百姓都脱离了农业生产,多从事手工业或者经营小型店铺,也有从事服务业的,比如替人浆洗衣物、缝补衣物等。
他们的租也按丁口缴纳,调则多以钱粮、绢帛代替服劳役,基本算是小资产者。
商业的繁荣,离不开百工百业,对于他们,萧绍瑜不会过多干涉,只管营造好经商环境,按市场规律办事。
自家的小本生意,能做大做强,那是人家的本事,萧绍瑜可以把他们看作振兴济阴经济的民营企业家。
若是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家业败落,生计困顿,萧绍瑜也不会置若罔闻的。
他会给这部分人两条路,任其自由选择,第一条是通过济阴钱庄发放抵押贷款,有野心的可以尝试东山再起。
第二条则是将他们中的手工业者吸纳为产业工人,扩大王府旗下产业生产,将他们中的小经营者吸纳为职业经理人,扩充王府旗下经营管理型人才队伍。
除了他们,居住城中者非士族即豪强,这些人是享有一定免租调特权的,也多是大型商家的幕后大佬。
萧绍瑜除防止破产者被其吸纳,进一步扩充人丁,还与他们是商业竞争关系。
能拉拢的,吸收为王府门人,可以探讨化竞争为合作,大家一起发财。
不能被拉拢的顽固者,则让郡官去与他们斗法,萧绍瑜坐收渔翁之利。
其他诸如冶炼署、兵器署等,都是萧绍瑜设在王府名下的部门,本就与郡官没有关联。
告假的范伯勋仍在中院,萧绍瑜这边若有事,他可以第一时间赶过来,并不影响侍卫工作。
来到预备役管理局办公室的他,埋头卷宗,查阅预备役战士档案,里面有着操练、考核、军纪等的详细记录。
档案是按萧绍瑜的要求增设的,所记内容也要求真实可靠,范伯勋是预备役战士档案的第一责任人,所有档案都是经他审核的,他确定其中绝无虚假、不实之词。
之前他并不理解萧绍瑜建立档案的用意,觉得有些多此一举,此刻却是有了新的领悟:“查阅档案挑选兵员,既便利快捷又不失真实,殿下还真是用心良苦。”
按照萧绍瑜的指示,预备役可选调300人加入税警总署,范伯勋决定从预备役六个团中,挑选每团成绩排名最前的50名战士。
现阶段没有战事,济阴军也没有扩编的意向,他想借着缉私巡防继续打磨锤炼这批最优秀的预备役战士。
就在他埋头卷宗的时候,萧绍瑜仍在和李东阳密谈:“东阳先生,济阴庄票样品可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