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这水好清
盐,早在秦汉便由官府垄断专卖。
至汉武帝时期,连年征讨匈奴,国家财政近乎枯竭。
为了筹集军饷,武帝朝大肆打击不法盐商,将盐业专卖权牢牢地抓在国家手中。
直至两晋,国家垄断盐业专卖权的政策,都没有动摇过。
然自五胡乱华,国分南北。
随着士族势力的崛起,南朝中央的权威势必下降。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
作为国家最重要财源的盐业专卖权,被打破了。
时至南梁,民间制盐的产量,早已超过了官盐。
而且在法律上,允许民间制盐、贩盐,也堂而皇之地写进了大梁律。
正是因为民营盐业的合法性,萧绍瑜才将目光,盯上了这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本王可不想担着贩卖私盐的污点,要玩就在规则之内玩。”
以他目前的处境,遵守规则是一切行动的前提。
不是说不能破坏规则,那是需要拥有相应的权势的。
如果幕下兵强马壮,拳头足够大,萧绍瑜肯定不是这个玩法。
“本王就是规则,我玩可以,你们都不能玩!”
最后吸了一口淡淡清香,恋恋不舍地重新坐正。
萧绍瑜从容说道:
“产量不是问题。
本王想请东阳先生核算一下,秋赋前需要售出此盐几何。”
事前确应有所统筹,不能过于盲目。
李东阳抚须颔首,深以为然。
“下官尽快核算,不知此盐可有名目?”
萧绍瑜瞥见柳文菲似有跃跃欲试,便赤裸裸地送上秋波,声音朗朗:
“文菲,不如你来取个名目?”
水眸俏美地眨了眨,芳心大悦。
“殿下,可真是够机灵的。”
黛眉微蹙,葱指托着下颌,她认真地想了起来。
仅是片刻,绛唇翘起,发出兴奋的俏音:
“清雪,怎么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声音就是心情的风向标。
显然,她对“清雪”这个名字很中意。
“冰清玉洁的清,白衣胜雪的雪。
清,寓意高尚的品格。
雪,昭示无瑕的品质。
以清雪为名,卖的是盐,买的却是心中的高贵。”
萧绍瑜放飞文采,竭力诠释清雪之美,只为博恋人一笑。
见柳文菲俏颜如花,他当即拍板:
“本王决定了,便以清雪为名!”
“殿下英明,咯咯咯......”
兰心蕙质的柳文菲,自然能感受到:
“殿下,这是在讨好我呢。”
女为悦己者容,她当然不吝溢美之词。
“买的是心中的高贵?”
李东阳亦觉颇有新意。
他还真没听过哪个商家,如此夸赞自家的商品。
倒不是他的见识不足,而是萧绍瑜有着超越时代的理念。
“老李啊,不懂了吧,这叫品牌营销。
必须高端、大气、上档次!”
然而,萧绍瑜带给他的惊喜,仍在进行时。
“既是品牌营销,自然要有品牌代言人了。”
萧绍瑜瞄着柳文菲,却对李东阳说:
“东阳先生,家眷可安置妥当?”
闻言,李东阳忙收回思绪,清癯面容中带着歉意,感激道:
“蒙殿下盛情,下官家眷都对宅子赞不绝口。”
李东阳既随萧绍瑜,在济阴任职。
家眷自然还是搬过来的好,便于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然而,一心扑在政务上的李东阳,忙得都快把京城的家眷忘了。
是细心的萧绍瑜,不动声色间替他办妥了一切。
不同于初来济阴,那是临时差事。
现在的萧绍瑜,则要常驻济阴。
按南梁的制度,王府卫队理应护卫在侧。
萧绍瑜便命渡江北上的王府卫队,顺路将李府家眷一并护送而来。
他做的事,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