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母亲没听出来什么意思,但是,行走江湖已经很多年的大哥还是瞬间听出来了,朱元应该是身不由己,而且是偷偷摸摸从房梁上来看他们的,开口替朱元解围道:
“二弟这些年在山上学什么本事啊?大哥,我这些年可是勤练不缀,有空咱哥俩比划比划。”
母亲果然瞬间被转移火力,对着大哥,就是一顿喷。
“天天就知道打打杀杀,哪天教坏了我家孙儿?看我怎么收拾你。”
众人都是偷笑,孩子永远都是众人的开心果。
大伙说说笑笑,吃饭的功夫,众人之间就没有了隔阂,一时间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只是少了父亲这个一家之主,自然就是围着母亲的身体健康,和小侄子的成长,又捡了一些开心的事儿说。
不知不觉,已经天色很晚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侄子已经哈气连天,不停的揉着眼睛但是还没有吵着要睡觉,很懂事的样子。
朱元看在眼里,顺手一掏,从怀里拿出了一枚护身符,这是师傅临行下山前给朱元的,有着浓厚的齐云山独特标识,可以抵挡一次修为低于师父的致命一击。
朱元把它取下来,郑重的挂在了小侄子的脖子上,对着他说道:
“这是我师傅下山时送给我的,里面有一道法术,可以抵挡致命一击,送给戈儿防身,也算是我这个做二叔的见面礼,来的匆忙,没有准备给嫂嫂的礼物,下回一定补上。”
大嫂看过后,连忙对朱元道谢。
连连说着一家人,客气了。
从聊天中朱元也知道,大嫂是八卦门掌门的女儿,大哥也成了八卦门的成龙快婿,并得到了岳父的亲传。
因为大哥的关系,三弟这些年也开始习文练武,家里的条件不知比朱元在家那些年好了多少,至少不会为吃穿用度而发愁。小妹甚至有去女子学堂读书。
天色已经黑透了,母亲还是有些舍不得朱元走,嘴里不停的絮叨着什么,不停的嘱咐着,说了很多无意义的话,朱元耐心的听着,附和着,努力记着她嘱咐的样子。
母亲将朱元领到的里屋,甚至从怀里拿出来的一叠银票,硬要交到朱元手里,怕一个人在外面吃苦。
朱元感动的说不出话了,连连推脱,还是朱元拿出宝剑,亮出了身上的家当,母亲才信,相信朱元现在过得很不错,临要出门了母亲犹豫了好久才开口和朱元说道:
“当年那个壶里,其实只有两颗红豆子,家里当时的情况?这是最好的选择,别怪父母。”
朱元笑着点头回应道,装作一脸不在意的回答道:
“我知道!”
这三个字,像是有魔力一样。就像击溃了母亲心中的一道枷锁,眼泪又不自禁的淌了下来。
朱元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小妹在边上不停的劝着母亲,大哥也是面色复杂的看着朱元。
这次朱元没有走窗户,夜色已经深了,根本也没有多少行人,大哥和三弟将朱元送出去好远,一路上也没有提当年的事,大家都是知情人,当时三弟也已经六岁了,已经记得当时什么事。
三兄弟一起比肩走了好远好远,气氛沉默,像是要一起走进无边的黑暗。
还是朱元先打破了沉默。
“不用送了,再送天就亮了。”
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本书,这是二师兄送给朱元的那本青囊经,本来朱元就没准备交回去,将他递给到大哥手里,并对大哥说道:
“大哥,这是小弟在外游历时获得的一本奇遇,青囊经,医家正统修行功法,虽然是残片,只有一些药膳和行针点穴的方法?但是对于武者了解自身,辅助修行,有着很大的好处,你留着,作为咱们张家内部人锻炼,只修炼外功毕竟不是长久之道,你和三弟还是找一些机会,弥补自身的亏空,武道之路才能走的更远。”
大哥也没有客套,亲兄弟客气啥。珍而重之的将它收起放在怀里。
对朱元深情的说道:
“二弟,是张家欠你的?是大哥对不住你。”
三弟在边上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心里自然也明白,当时的选择是多么正确,自己其实也是沾了二哥的光。朱家才会照顾自己家,这些年家里的很多事都是考的朱家的影响力。
朱元听着大哥的道歉,心里多年的郁结,一下子消散无踪,那个壶放在家里那么久,朱元又这么好动,怎么可能不知里面的秘密?而且获得了上一世的记忆,朱元早就已经反应了过来,只是说不清是什么感觉罢了,毕竟是自己的家人,而且其实朱元才是那个因祸得福的人,说多了,很是矫情。
朱元对着大哥宽慰道:
“其实我是那个要说谢谢的人,因为有了朱家的资助,我才走上了修行之路,日后长生有望,门派的法门,不经授权,不能外传,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弄来可以真正修行的法门,带回张家,让咱们张家也能成为修行家族。”
“好了,我要走了,就送到这里吧,我们徐州再会,替我照顾好父母。”
朱元双手握剑抱拳,嘱咐道:
三弟终于开口说话:
“二哥保重,”
“保重”
朱元运气轻功,轻身秘法,将速度全开,一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朱元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再也不想走了。
朱元现在本身就是个大麻烦,这次相聚都已经冒着很大的风险,无论是被朱府,还是要对朱家不利的人,知道张家人的存在,都是一个大麻烦。
也许离开,才是最好的守护。也许放手,才能更好的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