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大堆的东西,李春兰拉着石景宁的手就朝着一个小巷子走去。
“景宁,我领你吃好东西去!”听到妻子这样说,石景宁万年不化的冰山脸上也带上了笑容,顺从地跟着李春兰。
小巷子里还是泥土地面儿,只是在道路的中间铺上了青石板。顽强的花花草草在石板的缝隙中长出来,一派生机盎然。
小巷子里的小饭铺,又叫苍蝇馆子,本小利薄味道却不差。
李春兰带石景宁去的这一家,门上只挂了一个蓝底儿红边儿的招牌,上面写着大大的两个字饭铺。
石景宁就笑了,站在招牌下边仔细打量着,“春兰,你是从哪里找到这个地方的?倒有点儿意思!”
“说来话长,”李春兰也不多说,拉着石景宁就往里走。
看样子李春兰对这里很熟,去窗口熟练的就点了几样菜。
现在想吃什么就让饭馆给你做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饭馆做了什么你就吃什么。
等了一会儿,两个人在窗口端了饭菜放在桌上,石景宁看看这几道菜就露出了笑容,“这是百合吧?”
桌上摆着蜜汁金瓜蒸百合,西芹炒百合,还有一道菜是葱爆羊肉,主食是两碗白皮面。
“景宁,你见识广,尝一尝这个百合和你以前吃过的有什么不同,”李春兰笑眯眯的让石景宁吃菜。
石景宁就尝了一筷子蒸百合,连连点头,“这个百合软糯甘甜,是我吃过最好的百合!”
“景宁,这东西是省城的特产,不过我去看了种百合的地方,发现那地方是沙土地,我想了一下咱们靠山屯也是沙土地,能不能种百合呢?”
自从一个很巧的机会来到这家饭铺,尝了百合,李春兰就有这个想法。
国家很快就会把政策放开,土地将会承包到户,到了那个时候种一些经济作物就是迅速提高收入的有效办法。
石景宁连连点头,“春兰,你说的不错,种百合可是比粮食收入高多了,你这个想法倒是提醒了我,我回去的时候会带一些百合做种子,试试看能不能在东河把这东西种出来!”
夫妻两个吃着美味佳肴,就商量着把这事定了下来。
省城的百合是紫百合,个大肉厚,味道甘美,最是营养丰富,两人第二天就去选购了几十斤,给石景宁带回去做种子。
受到李春兰的启发,除了百合之外,石景宁还选了一些新品种的蔬菜种子,都准备拿回去试种,这些东西是否能适应东河的气候和土壤都必须经过种植才知道。
相聚的日子特别短暂,在收假的前一天,李春兰依依不舍送走了石景宁,自己这才回到学校。
李春兰刚走进宿舍,戴小梅就扑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春兰这两天你去哪里了?学校可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