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家父子同样也问起李春兰的医学传承,李春兰说不出师傅是谁,就胡乱杜撰了一个名家,也叫做九针,反正周家父子没有回国,也无从打听到底国内有没有这位九针大师。
周老医生就指着儿子对李春兰说,“老朽有个不情之情,我这个儿子的医术全凭自学,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我一直想找个名师指点他,不过在海外本身学中医的人就少,好不容易今天遇到了李医生,我想请你收我儿子为徒弟!”
李春兰吃了一惊,这个徒弟比她还大十来岁,“周老先生你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好了,收徒就不必了!”
周家父子却非常讲究,也认死理儿,“那可不成啊,李医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学了您的本事还不给您相应的待遇和礼节,我们岂不是成了欺世盗名的小人?”
看到周家父子如此坚持,李春兰也觉得周医生的天赋很高,这样的人如果不加以指点,那他的一身天赋可就真的浪费了。
经过一番谦让之后,在周家父子再三坚持下,李春兰同意两个人以师徒相称,但是所谓的拜师仪式就可以免了。
因为李春兰平时要在霍普金市工作和生活,为了学医术,周医师决定暂时由父亲打理家里的门诊,他跟着李春兰一起去霍普金市。
李春兰完全没有想到,来采购了一趟药材,还能带回去一个徒弟!
周医师是个干脆利落的人,他只拿了随身衣物和用品,带了一点儿钱,就要跟着李春兰离开,“反正两个城市离得很近,我要缺什么东西就让父亲帮我带过来!”
周医师很有运动天赋,他家里有好几辆汽车,因此回程的时候李春兰没有乘坐火车,而是乘坐周一式的汽车。
走在公路上再看城市,感觉又不一样,只见远方的建筑整齐又高大,看起来很有现代城市的气息。
周医生就笑着对李春兰解释说,“汽车在这里非常普及,铁路还是刚刚建国的时候使用率比较高,后来都用做货运了,客运几乎就没有再发展过!”
李春兰点头表示明白,她也想过要学一下驾驶,可是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忙,估计她是没时间学的了。
周医生看到李春兰的神色,连忙询问她为什么烦恼,得知李春兰没有驾照之后,周医生立刻表示自己作为李春兰的徒弟,有义务开车带着师傅去任何地方。
周医生这个态度让李春兰非常满意,姑且不论他学习的天赋如何,光是这份孝顺师傅的劲儿,李春兰就觉得这徒弟收的值。
两个人开着车,终于赶到天黑之前到达了霍普金市。
李春兰找到房东太太,对她介绍说周医生是自己的徒弟,请房东太太也租给他一个房间,房东太太现在对东方人的印象很好,觉得他们知书达理,关键是支付租金从不拖延,她立刻就租给了周医生一个朝阳的好房间。